[实用新型]自发热穴位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745.0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2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贺晓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7/03 | 分类号: | A61F7/03;A61N2/08;A61H39/06;A61H3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胡雅芳;马树鹏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发热 磁热 治疗效果 穴位贴 磁芯 磁针 本实用新型 磁芯磁性 肌肤表面 空气接触 模拟针灸 强磁材料 生产流程 针灸针 产热 肌肤 激发 | ||
自发热穴位贴,包括功效层和磁热芯,所述功效层能够黏贴在肌肤表面,所述磁热芯一端固定设于功效层上,另一端面向肌肤设置,所述磁热芯内设有磁芯,并且所述磁热芯内包含用于加强所述磁芯磁性的强磁材料以及自发热组分,所述自发热组分与空气接触产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磁热芯,将自发热组分和激发磁性的组分合一体,缩短生产流程,加强治疗效果,同时在磁芯内设置按照针灸针形分布的磁针,模拟针灸效果,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发热穴位贴。
背景技术
磁疗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作用,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从而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目前的磁疗加热包一般都是通过电加热方式进行加热,具有安全隐患,并且这些磁疗加热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如专利号为201220641701.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穴位按压贴,包括黏贴胶、远红外线磁性膜、中药贴剂和胶质半圆珠;远红外线磁性膜设置在黏贴胶的中部,中药贴剂粘贴在远红外线磁性膜上,胶质半圆珠设置在中药贴剂上。采用上述结构的中医体质养生穴位按压贴虽然同时具有贴敷功能和磁疗功能,但是远红外线磁疗膜需要连接电源才能启动,而且磁疗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电连接即可加热,安全简便,治疗效果好的穴位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自发热穴位贴,包括功效层和磁热芯,所述功效层能够黏贴在肌肤表面,所述磁热芯一端固定设于功效层上,另一端面向肌肤设置,所述磁热芯内设有磁芯,并且所述磁热芯内包含用于加强所述磁芯磁性的强磁材料以及自发热组分,所述自发热组分与空气接触产热。
为了加速产热反应,所述磁热芯贯穿所述功效层,并且所述磁热芯的两端能够与空气接触。
为了使磁芯与肌肤直接接触,所述磁芯靠近肌肤的一端穿过并凸出于功效层。
为了模拟针灸效果,所述磁芯沿所述磁热芯的延伸方向分布设有多根磁针,所述磁针按照针灸针型分布。
为了进一步刺激穴位,所述磁针靠近肌肤的一端端面不低于所述磁芯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功效层通过黏贴层黏贴在肌肤表面。
所述磁热芯和所述功效层、黏贴层之间设有定位圈。
为了加强人体对于药物的吸收,所述功效层为水凝胶涂层,所述水凝胶涂层具有粘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磁热芯,将自发热组分和激发磁性的组分合一体,缩短生产流程,加强治疗效果,同时在磁芯内设置按照针灸针形分布的磁针,模拟针灸效果,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发热穴位贴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自发热穴位贴的A-A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自发热穴位贴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二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热荷包袋
- 下一篇:一种智能骨关节病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