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281.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华;王以海;马莉;姜国文;王聚龙;刘建刚;梁斌;范玉成;杨虎;岳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阿拉善盟公路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琳琳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沙栅栏 方格 公路 风沙防护 沙包 封边 固沙 灌丛 栅栏 公路路基 减小 风速 穿越 本实用新型 方向设置 大风区 近地表 起动 多段 沙源 围合 相交 地表 戈壁 拦截 延伸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戈壁大风区风沙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该体系包括阻沙栅栏、封边栅栏以及固沙方格。其中,阻沙栅栏包括多段,每一段阻沙栅栏成V字型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灌丛沙包之间,封边栅栏沿相交于公路延伸方向设置在公路的两侧;固沙方格位于封边栅栏、阻沙栅栏以及公路围合形成的区域内。阻沙栅栏拦截了大量的沙物质,控制了沙源,并且减小了靠近公路的风速,而靠近公路路基的固沙方格一方面对公路附近的地表进行保护固定,另一方面减小了靠近公路的近地表风速,并且方格设置可以使进入方格的沙物质无法再次起动,从而保证沙物质无法上到公路路基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丛沙包区风沙防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
背景技术
风沙灾害是影响沙漠戈壁地区铁路公路建设和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传统沙漠地区,沙漠地区长期以来以包兰铁路沙坡头段和塔里木石油公路治沙为典型,风沙防治效果也最为明显。其主要植物防沙为主,工程防沙为辅的措施。越来越多的铁路公路在沙漠戈壁地区开始建设,尤其是近些年高等级公路越来越多的建设修改中,而针对高等级公路沙害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特殊风沙路段,其沙害异常严重,如穿越灌丛沙包路段,因其沙物质丰富且地形特殊,造成其沙害异常严重,而针对穿越灌丛沙包路段的高等级公路的防沙措施基本还是依照其它路段的防沙措施,这不能达到有效防沙目的。
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1)灌沙沙包路段其沙量丰富,地形复杂,流沙较多,所以沙害异常严重;(2)灌丛沙包作为沙漠地区重要的生态类型,在防沙的同时需要尽量保护其原生态;(3) 目前的公路防沙技术没有形成有效防护体系,没有针对性,且单个防护措施很容易失效,整体防护效益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解决现有技术中灌丛沙包区风沙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穿越灌丛沙包的公路风沙防护体系,包括:
阻沙栅栏,沿公路延伸方向设置在公路的两侧;阻沙栅栏包括多段,每一段阻沙栅栏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灌丛沙包之间,且每一段阻沙栅栏在相邻的两个灌丛沙包之间成V字型,V字型的夹角为130°-150°;
封边栅栏,沿相交于公路延伸方向设置在公路的两侧,且封边栅栏、阻沙栅栏以及公路围合形成多个彼此独立的保护区域;以及
固沙格组,设置在公路的两侧,且位于保护区域内;每个保护区域内设置至少一组固沙格组;阻沙栅栏和封边栅栏的高度均大于固沙格组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每一段阻沙栅栏均包括两排,第一排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灌丛沙包的迎风侧,第二排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灌丛沙包的背风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第一排和第二排形成一个阻沙带,每相邻的两个阻沙带之间设置 15-25m的空白区,空白区内设置固沙格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封边栅栏包括多组;多组封边栅栏间隔设置,且沿公路延伸方向分布;
每相邻的两组封边栅栏之间间隔0.5-2公里,且在公路拐弯处,在公路的两侧均设置有封边栅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封边栅栏与固沙格组间隔设置;封边栅栏与固沙格组的边缘处的最小距离为2-4m;
封边栅栏一端延伸至公路的路基;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道阻沙栅栏位置外延2-5m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阿拉善盟公路管理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阿拉善盟公路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