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脱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07873.3 | 申请日: | 2018-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伟;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主分类号: | B01D53/56 | 分类号: | B01D53/56;B01D53/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脱硝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其出气端设置主排气管道;脱硝反应器,其顶端设置开口,开口下方设置与主排气管道连通的横向设置的引流管,引流管下方设置多个分流管,沿分流管纵向对称设置贯穿分流管外壁的第一孔洞,相邻分流管的第一孔洞相对交错设置;匀气装置,其设置在第一孔洞外侧,匀气装置包括与第一孔洞连通的对接管以及与对接管连通的壳体,壳体为圆台状,壳体顶端设置多个第二孔洞,第二孔洞内设置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的凸出部,凸出部顶端设置贯通凸出部的第三孔洞,烟道。本实用新型使所述臭氧与烟气充分接触,提高了NO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生产日益加剧,烟气中含有的污染大气的物质是环境保护所密切关注的,尤其是烟气中的脱硝是目前环境保护所要求的,但现有的烟气脱硝效果并不理想,烟气排放后很难达到标准要求,其中一种影响因素就是臭氧布气系统无法使臭氧与烟气充分混合,由于混合效果差,进而使得脱硝率达不到标准要求,或者是通过提高臭氧量的方式增加与烟气的接触反应,造成成本的极度浪费,提供一种结构布局简单,不造成资源浪费,且能使臭氧与烟气充分混合的臭氧脱硝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脱硝装置,其使所述臭氧与烟气充分接触,提高了NO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臭氧脱硝装置,包括:
臭氧发生器,其出气端设置主排气管道。
脱硝反应器,其顶端设置与所述主排气管道适配的开口,所述开口下方设置与所述主排气管道连通的横向设置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下方设置多个垂直所述引流管并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呈间隔排列,沿所述分流管纵向对称设置贯穿所述分流管外壁的第一孔洞,相邻所述分流管的第一孔洞相对交错设置。
匀气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外侧,所述匀气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孔洞连通的对接管以及与所述对接管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顶端设置多个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内设置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外形为球冠状,所述凸出部顶端设置贯通所述凸出部的第三孔洞,所述第三孔洞的顶端的孔径较所述第三孔洞底端的孔径小,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较所述第二孔洞的孔径至少小1/2。
烟道,其与所述脱硝反应器连通。
优选的是,相邻所述分流管之间的间距设置为10-30厘米。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与所述分流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度。
优选的是,所述分流管进气口处设置导引管,所述导引管由分散支管组成,所述分散支管与所述第一孔洞个数相同,所有所述分散支管的一端收拢适配于所述分流管进气口并与所述分流管进气口连通,所述分散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孔洞处并与所述第一孔洞适配。
优选的是,所述凸出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孔洞的孔径。
优选的是,所述主排气管道、所述引流管、所述分流管、所述对接管以及所述壳体均采用316L不锈钢管。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孔洞的孔径设置为1-4厘米。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7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灭火剂浓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体温监测仪的智能感应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