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芳纶帆布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06726.4 | 申请日: | 2018-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7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08 | 分类号: | B32B3/08;B32B3/30;B32B5/02;B32B27/34;B32B27/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吕波 |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布层 矿棉层 耐高温 增强层 帆布 本实用新型 芳纶帆布 防辐射层 防霉层 防水层 阻燃层 通孔 使用安全性 表面涂覆 耐高温性 网状结构 中隔热层 阻燃性能 隔热层 浸胶层 耐热 凸起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帆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芳纶帆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上下两面分别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为具有若干通孔的网状结构,基布层上下两面上有若干与通孔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增强层外有防霉层,所述防霉层外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外依次是隔热层和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表面涂覆有耐热浸胶层;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为耐高温矿棉层,耐高温矿棉层的耐高温性更强,耐高温矿棉层内有若干凹槽,凹槽内有阻燃层,阻燃层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帆布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凹槽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增加帆布的厚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帆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芳纶帆布。
背景技术
芳纶是天然的不燃纤维,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帆布骨架材料。但是和基体的粘合性并不好而且价格居高不下,限制了芳纶在阻燃输送带中的使用。采用稀疏的织物结构和浸渍华烨的二浴胶可以改善芳纶和基体的粘合性能,并且使用太极的阻燃橡胶作为贴胶和盖胶制成的输送带小样达到理想的阻燃效果。
现有芳纶帆布的防水效果、抗拉强度和耐摩擦强度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抗拉强度高、耐摩擦性能佳的芳纶帆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芳纶帆布,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上下两面分别有增强层,所述增强层为具有若干通孔的网状结构,基布层上下两面上有若干与通孔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增强层外有防霉层,所述防霉层外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外依次是隔热层和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的表面涂覆有耐热浸胶层。
优选的,所述凸起内有透气微管,透气微管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透气微管的两端直径大于中间直径。
优选的,所述透气微管与支架之间通过注塑成型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有凹凸相间的纹路。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耐高温矿棉层,所述耐高温矿棉层内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有阻燃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与阻燃层之间通过热熔法连接。
优选的,所述耐热浸胶层的厚度为0.1-0.3mm。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上表面有半圆柱状的导流凸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透气微管与支架之间通过注塑成型连接,采用此结构,可以提高透气微管在帆布内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帆布的整体刚性和耐冲击性,从而延长帆布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帆布的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为耐高温矿棉层,耐高温矿棉层的耐高温性更强,耐高温矿棉层内有若干凹槽,凹槽内有阻燃层,阻燃层的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帆布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凹槽的结构设计,可以避免增加帆布的厚度,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透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2增强层,3凸起,4防霉层,5防水层,6隔热层,7防辐射层,8透气微管,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67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复合材料蜂窝板快速装配的预埋部件
- 下一篇:抗静电面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