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5734.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0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强;丁广明;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3/022;F01N3/035;F01N3/08;F01N3/10;F01N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管 输气管 汽车尾气排放 装置主体 可循环 二级过滤网 一级过滤网 过滤 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 三元催化剂 内部设置 气体过滤 上下两端 循环过滤 装置设置 出气管 试剂箱 消音板 排气 流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二级过滤网和循环过滤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设置有进气口,且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气管分支,所述气管分支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消音板,且气管分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级过滤网,所述气管分支的左侧设置有气管,所述试剂箱的右侧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内部贯穿有三元催化剂,所述二级过滤网设置于输气管的内部,且输气管的末端下方连接有出气管。该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设置有3个气管分支,能够在排气时气体将分开,分别从3个气管分支中流出,可通过气管分支中的一级过滤网对气体进行过滤,利用少量的过滤形式可以将气体过滤的更干净一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活中,但是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排放出来的大量的尾气,需要利用高效的可循环的尾气排放处理装置来对尾气进行治理。
市场上的尾气排放装置在过滤后排放出来的尾气仍然含有有毒物质,且伴随着很大的气味,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对人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尾气排放装置在过滤后排放出来的尾气仍然含有有毒物质,且伴随着很大的气味,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对人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二级过滤网和循环过滤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设置有进气口,且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气管分支,所述气管分支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消音板,且气管分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级过滤网,所述气管分支的左侧设置有气管,且气管的上方安装有试剂箱,所述试剂箱的右侧连接有输气管,且输气管的内部贯穿有三元催化剂,所述二级过滤网设置于输气管的内部,且输气管的末端下方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输气管的末端上方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末端连接有除味箱,所述除味箱的左侧设置有出气口,且出气口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所述出气口的左下方设置有散热网,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顶端固定有散热风扇,所述装置主体的顶端外部固定有铁板,且铁板的前后两侧固定有固定螺纹,所述循环过滤管连接于出气管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气管分支设置有3个,且消音板与气管分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并且一级过滤网与气管分支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试剂箱分别与气管和输气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二级过滤网与输气管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分别与出气管和排气管之间构成连通式结构,且出气管和排气管之间相对称布置。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嵌入于出气口的内部,且除味箱与出气口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铁板通过固定螺纹与装置主体之间构成螺纹结构,且铁板与装置主体的顶部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循环处理的汽车尾气排放装置设置有3个气管分支,能够在排气时气体将分开,分别从3个气管分支中流出,可通过气管分支中的一级过滤网对气体进行过滤,利用少量的过滤形式可以将气体过滤的更干净一些,设置有试剂箱,能够在气体通过试剂箱时,产生化学反应,以便于让气体进行深层次的过滤,设置有输气管与出气管和排气管之间构成连通式结构,能够将过滤干净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没有过滤干净的气体将会进入出气管,在通过循环过滤管进行二次过滤,设置有过滤网嵌入于出气口的内部,能够在气体排放时,再次对气体进行过滤,确保排出的气体足够干净,设置有铁板,铁板能够对装置主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装置主体的顶部有物体对装置主体进行挤压碰撞而造成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5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