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器输入轴双密封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5491.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B62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顾雯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腔 外侧腔 内侧腔 密封圈 双密封圈结构 转向器输入轴 本实用新型 端盖壳体 恶劣环境 防尘防水 密封配合 外侧开口 依次减小 依次设置 有效密封 接触处 输入轴 主壳体 内壁 伸入 外壁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器输入轴双密封圈结构,端盖壳体的一端与主壳体密封配合,另一端依次设置外侧腔,连通腔和内侧腔,外侧腔和内侧腔通过连通腔连通,外侧腔,内侧腔和连通腔的内径依次减小,外侧腔朝向端盖壳体的外侧开口;输入轴伸入到外侧腔,连通腔和内侧腔中,连通腔和内侧腔的接触处设置第一密封圈,外侧腔的内壁处设置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底部接触连通腔的外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恶劣环境、有效密封、防尘防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有效密封、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转向器输入轴双密封圈结构。
背景技术
转向器的作用是把来自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进行适当的变换
(主要是减速增矩),再输出给转向拉杆机构,从而使汽车转向,所以转向器本质上就是减速传动装置。转向器有多种类型,如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动力转向器等。
现有电动转向器的输入轴处密封采用单密封圈结构。该密封圈通过压装的方式压入端盖壳体中,输入轴自密封圈唇口穿过,转向器工作时,输入轴在转向盘的带动下转动,该密封结构通过密封圈唇口与输入轴外圆的配合来实现防尘、防水等的密封功能。该单密封圈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密封功能,但在使用环境恶劣(多尘,多水)的情况下,有密封失效的风险。
需要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有效密封、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转向器输入轴双密封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恶劣环境、有效密封、防尘防水效果好的转向器输入轴双密封圈结构。
一种转向器输入轴双密封圈结构,包括:
端盖壳体,所述端盖壳体的一端与主壳体密封配合,另一端依次设置外侧腔,连通腔和内侧腔,所述外侧腔和内侧腔通过连通腔连通,所述外侧腔,内侧腔和连通腔的内径依次减小,所述外侧腔朝向端盖壳体的外侧开口;
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伸入到外侧腔,连通腔和内侧腔中,所述连通腔和内侧腔的接触处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外侧腔的内壁处设置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部接触连通腔的外壁。
所述端盖壳体和主壳体卡接配合,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密封圈为环状,中心设置与输入轴配合的密封通孔,外侧紧贴内侧腔的内壁,上部贴合连通腔的外壁。
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通孔上方设置环形三角凸起,所述三角凸起贴合输入轴的外壁。
所述第二密封圈为环形,中心设置密封通孔,所述密封通孔紧贴输入轴的外壁。
所述第二密封圈底部,靠近连通腔的外壁的一端截面为L形,朝下开口。
本实用新型端盖壳体的一端与主壳体密封配合,另一端依次设置外侧腔,连通腔和内侧腔,外侧腔和内侧腔通过连通腔连通,外侧腔,内侧腔和连通腔的内径依次减小,外侧腔朝向端盖壳体的外侧开口;输入轴伸入到外侧腔,连通腔和内侧腔中,连通腔和内侧腔的接触处设置第一密封圈,外侧腔的内壁处设置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底部接触连通腔的外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恶劣环境、有效密封、防尘防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入轴,2、端盖壳体,3、主壳体,4、第一密封圈,5、第二密封圈,6、外侧腔,7、连通腔,8、内侧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5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