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蓝光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4826.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7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欣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23C14/20;C23C14/35;C08J7/04;C09D175/14;C08L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光 本实用新型 保护膜 阻隔 蓝光层 波长 功能层 基底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 纳米氧化钨 透明 透光率 粒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蓝光保护膜,包括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透明基底(10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101)一侧的防蓝光层(102);所述防蓝光层(102)由纳米氧化钨粒子、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或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构成。本实用新型选择的特定材质和结构的防蓝光层具有较高的蓝光阻隔率,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蓝光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防蓝光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蓝光保护膜的透光率≥92%,对波长为380‑430nm的蓝光的阻隔率达到40‑60%,对波长为430‑450nm的蓝光的阻隔率达到70‑80%,对波长为450‑470nm的蓝光的阻隔率达到30‑50%。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屏幕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蓝光保护膜。
背景技术
蓝光波长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长期的蓝光照射会使视网膜产生自由基,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大量普及,其屏幕背景光中正含有大量蓝光。因此,对这些产品屏幕中发出的蓝光进行过滤,对于保护眼睛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防蓝光保护膜能够有效地将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过滤掉。现有的防蓝光保护膜有多种:如在透明基底上涂覆一层具有吸收蓝光功能的涂层,或将蓝光吸收剂添加于透明基底或压敏胶(PSA)层之中,来达到防蓝光的目的。
CN 104476874A公开了一种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包括透明薄膜基材和设置在透明薄膜基材表面的防蓝光涂层。CN 104558657A公开了一种防蓝光和防眩光保护膜,包括防蓝光基材和设置在防蓝光基材表面的防眩光涂层。但这两种防蓝光保护膜均是采用了传统的蓝光吸收剂,只对特定波长的蓝光具有较高的吸收率,整体的防蓝光效果不佳。
因此,在本领域期望得到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防蓝光效果的防蓝光保护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蓝光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防蓝光保护膜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和良好的防蓝光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蓝光保护膜,包括功能层;
所述功能层包括第一透明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一侧的防蓝光层;
所述防蓝光层由纳米氧化钨粒子、纳米二氧化钛粒子或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构成。
本实用新型选择的特定材质和结构的防蓝光层具有较高的蓝光阻隔率,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蓝光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防蓝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防蓝光层是通过磁控溅射法镀制在第一透明基底表面。
磁控溅射法是在真空中利用荷能粒子轰击靶表面,使被轰击出的粒子沉积在基底上的技术。通常利用低压惰性气体辉光放电来产生入射离子。本实用新型中阴极靶由氧化钨、二氧化钛、二氧化硅或钇铝石榴石制成,透明基底作为阳极。真空室中通入0.1-10Pa的氩气或其它惰性气体,在阴极靶1-3KV直流负高压或13.56MHz的射频电压作用下产生辉光放电。电离出的氩离子轰击阴极靶表面,使得靶原子溅出并沉积在透明基底上,形成防蓝光层。
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钨粒子、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粒径各自独立地为25-150nm,例如可以是25nm、30nm、40nm、5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10nm、120nm、130nm、140nm或150nm等。
优选地,所述防蓝光层的厚度为100-1000nm,例如可以是100nm、150nm、200nm、250nm、300nm、350nm、400nm、450nm、500nm、550nm、600nm、650nm、700nm、750nm、800nm、850nm、900nm、950nm或1000nm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欣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欣麟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4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