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覆膜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3953.1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8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段传志;刘文超;何旭英;李西峰;张炘;李然;郭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传志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覆膜支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覆膜支架包括支架结构和覆膜。支架结构具有由多个波浪支架件绕支架结构的轴线围合构成的卷曲状态以及多个波浪支架件在同一平面平展的展开状态。覆膜设置于支架结构,覆膜被构造为封闭第一缓冲空间和第二缓冲空间。该覆膜支架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提高医疗的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覆膜支架。
背景技术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管壁病理性局限性扩张产生的脑血管瘤样凸起,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据统计结果显示,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位居第三,好发于40~60岁年龄段的人群。颅内动脉瘤首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为15%~20%,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有外科手术夹闭及血管内栓塞治疗,但对于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主干等特殊部位的动脉瘤,外科手术十分困难,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相比外科手术夹闭,血管内治疗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或手术困难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有:载瘤动脉闭塞术、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等,但是采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时,由于是在动脉瘤腔内进行栓塞,术中存在动脉瘤破裂的危险,且瘤腔的致密栓塞率较低,易复发;尤其在大、巨大动脉瘤和宽颈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容易逸出瘤腔,堵塞载瘤动脉;巨大动脉瘤瘤腔内填塞弹簧圈后会产生明显的占位效应。近年来,随着介入材料、介入技术的进步,血管内治疗方法也会更加成熟和完善。一些颅内血管新型支架的出现和应用,使得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理念也逐渐由“动脉瘤腔内治疗”转变为“载瘤动脉重建”。覆膜支架是将膜性材料贴敷于支架上制作而成,释放后完全覆盖动脉瘤颈,将动脉瘤排除在血液循环之外。
然而,现有的覆膜支架结构具有缺陷,导致医疗事故发生,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膜支架,该覆膜支架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提高医疗的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覆膜结构,包括:
支架结构,支架结构具有相对的开放端和集束端,支架结构具有由多个波浪支架件绕支架结构的轴线围合构成的卷曲状态以及多个波浪支架件在同一平面平展的展开状态;
当支架结构呈展开状态时,多个波浪支架件沿预设方向依次连接,当支架结构呈卷曲状态时,沿预设方向相互远离的两个波浪支架件靠近并具有间隙;
波浪支架件具有扩张镂空部和收缩部,多个扩张镂空部与多个收缩部沿开放端至集束端的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扩张镂空部内部中空并限定第一缓冲空间;相邻两个波浪支架件的扩张镂空部依次连接,相邻两个波浪支架件的收缩部相互远离并构成第二缓冲空间,多个波浪支架件远离开放端的一端集束构成集束端;
覆膜,覆膜设置于支架结构,覆膜被构造为封闭第一缓冲空间和第二缓冲空间。
发明人发现:现有覆膜支架较硬,顺应性差,由于颅内血管弯曲,所以覆膜支架到位较为困难,甚至撕裂血管,引起颅内大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传志,未经段传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39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型太阳能空气热源泵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温经姜疗的新型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