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战用伤员紧急转运充气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3582.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谢莉;胡雪慧;张丹琦;王娟;刘文博;恒彦;普亚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战 伤员 紧急 转运 充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战用伤员紧急转运充气垫,包括可折叠的充气垫主体,还包括带有快速挂钩的拖拽救援绳,所述的充气垫主体上安装有拖拽环,拖拽救援绳的快速挂钩能够与拖拽环可拆卸连接;还包括束缚绷带,所述的充气垫主体上安装有束缚环,束缚绷带能够可拆卸安装在束缚环上。所述的气垫主体上还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用于收纳拖拽救援绳盒和束缚绷带。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气垫能在伤员处于敌方火力覆盖范围内或紧急事件发中无法到达救援地点的情况下,迅速对受伤人员或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并防止因救援行动而出现的新的人员伤亡,大幅降低被救者及施救者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战场紧急救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野战用伤员紧急转运充气垫。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出现作战人员受伤时,医护人员经常要对受伤的作战人员进行紧急转运,以到达较为安全的战场位置再进行占地救护。现有技术提供的转运担架需要由至少两名占地救护人员共同使用,并完成对伤员的转移。但由于伤员所处位置通常外敌方火力覆盖区域,救援过程中容易因救护伤员而出现新的伤亡,甚至出现“围点打援”的情况,进而导致作战人员伤亡率大幅增加。另外在非战争突发事件,如洪水围困等的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经常需要对无法自行脱离危险地域的伤员进行紧急转运,以医疗条件好的位置进行救治。但由于伤员所处位置的限制,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伤员所在位置,进而延误伤员,特别是重伤员的救治,导致突发事件受困人员伤亡率上升。而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转运担架在此情况下无法达成转运伤员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战用伤员紧急转运充气垫,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战场作战环境限制或突发事件环境限制下,伤员无法及时转运到安全位置或医疗条件较好的位置进行救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野战用伤员紧急转运充气垫,包括可折叠的充气垫主体,还包括带有快速挂钩的拖拽救援绳,充气垫主体上安装有拖拽环,拖拽救援绳的快速挂钩能够与拖拽环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束缚绷带,充气垫主体上安装有束缚环,束缚绷带能够可拆卸安装在束缚环上。
充气垫主体上还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用于收纳拖拽救援绳和束缚绷带。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拖拽环设置在充气垫主体的两个短侧壁上。
所述的充气垫主体的每个短侧壁上至少设置一个拖拽环。
所述的束缚环设置在充气垫主体的两个顶面长边棱上。
所述的充气垫主体的每个顶面长边棱上设置至少两个束缚环。
所述的充气垫主体的两个长侧壁设置有软质的担架杠安装套,担架杠安装套配套有担架杠。
所述的担架杠为可伸缩的担架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气垫能在伤员处于敌方火力覆盖范围内或紧急事件发中无法到达救援地点的情况下,迅速对受伤人员或被困人员进行救援,并防止因救援行动而出现的新的人员伤亡,大幅降低被救者及施救者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担架转运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充气垫主体,2-拖拽救援绳,3-拖拽环,4-束缚绷带,5-束缚环,6-收纳盒,7-担架杠安装套,8-担架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3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双向划眼微扩器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吸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