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卷绕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203180.7 | 申请日: | 2018-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汉廷;刘孙根;谭国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组件 卷针 电芯卷绕 本实用新型 三工位转盘 卷针组件 驱动组件 凸轮作用 工位 动作误差 机械凸轮 依次连接 转轴转动 拉回 转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卷绕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卷针组件、三工位转盘和卷针驱动组件,所述卷针组件安装在所述三工位转盘上,所述卷针驱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固定在一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凸轮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凸轮与第二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动作,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在第一凸轮作用下将位于第一工位的卷针推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在第二凸轮作用下将位于第二工位的卷针拉回。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芯卷绕机构的传动机构是由机械凸轮完成的,具有动作误差小、精度高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芯制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的发展,电芯作为方形电池的核心部件,对用于卷绕电芯的卷绕机要求也越来越高。卷绕机中,电芯卷绕装置为核心部件,其为保证电芯卷绕的速度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现有的一些电芯卷绕装置中,常将卷针安装于一卷针安装座中,通过驱动件驱动该卷针安装座转动而进行卷绕。一般的电芯卷绕机构都是由伺服带气动元件组合完成的,这种驱动方式存在动作误差较大,控制精度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卷绕机构,其传动机构是由机械凸轮完成的,具有动作误差小、精度高等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卷绕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卷针组件、三工位转盘和卷针驱动组件,所述卷针组件安装在所述三工位转盘上,所述卷针驱动组件至少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固定在一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凸轮与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凸轮与第二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动作,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在第一凸轮作用下将位于第一工位的卷针推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在第二凸轮作用下将位于第二工位的卷针拉回。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卷绕机构还包括主动组件和分割器,所述主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分割器和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主动组件动作驱动所述分割器间歇运动带动所述三工位转盘间歇转动,所述主动组件动作还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所述卷针驱动组件动作。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出针摆臂,所述出针摆臂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凸轮抵持,另一端部用于在凸轮作用下将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卷针推出。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卷针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凸轮,所述第三凸轮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三凸轮与第三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收针摆臂,所述第一收针摆臂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凸轮抵持,另一端部用于在第二凸轮作用下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第一卷针收回;
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收针摆臂,所述第二收针摆臂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三凸轮抵持,另一端部用于在第三凸轮作用下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第二卷针收回。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卷绕机构还包括基板,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出针摆臂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抵持并推动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卷针的轴杆,以推出卷针。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芯卷绕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出针摆臂上,所述第一弹簧用于使所述第一抵持部保持对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卷针的轴杆的作用力。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收针摆臂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抵持并推动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第一卷针的轴杆,以拉回第一卷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3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模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折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