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独立可调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2810.9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0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婷;徐洋;滕飞;孙忠;季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4 | 分类号: | G01V3/14;G01V3/08;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沈阳铭扬联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屈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外部线圈 放大装置 控制信号 瞬变电磁 核磁共振 继电器驱动电路 放大调理电路 接收微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 独立可调 信号输出 调理 关断 联用 放大 放大电路 接收主机 通信端口 控制器 发送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独立可调放大装置,包括:MCU微处理器,与通信端口连接,接收主机控制器发送的控制信号;第一继电器驱动电路,接收微处理器控制信号,控制与外部线圈连接的第一继电器开启或关断;第二继电器驱动电路,接收微处理器控制信号,控制第二继电器开启或关断;TEM放大调理电路,通过第一继电器与外部线圈连接,接收外部线圈的信号进行瞬变电磁调理放大,从第二继电器将信号输出;MRS放大调理电路,通过第一继电器与外部线圈连接,接收外部线圈的信号进行核磁共振调理放大,从第二继电器将信号输出。本实用新型放大装置减少了其它电子元件对弱信号的干扰,使得操作人员对放大电路的调节更方便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的联合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独立可调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具有探测直接,结果量化,反演结果全面等特点,近些年核磁共振找水已经在很多地点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然而核磁共振探测方法具有探测深度有限,受外界电磁干扰大,探测分辨率低等自身的缺点,因此将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两种方法联合运用进行地下水探测是弥补了核磁共振探测方法的缺点,达到了更好的探测效果。目前将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两种方法相结合进行地下水探测的仪器简称为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仪,此仪器中前段信号调理电路和采集电路都集成于一体,这存在着几个弊端:第一,由于核磁共振信号非常微弱,需要噪声极低的电子元器件搭建放大电路,同时外部噪声带来的干扰影响十分大,由于信号调理电路和采集电路集成于一体,难免对核磁共振信号带来外部噪声干扰;第二,集成一体的设计对于放大器的调节十分不方便,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亲自调节或者亲自指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独立可调放大装置。
本实用新型基于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独立可调放大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独立可调放大装置,包括:
微处理器,与核磁共振仪器主机的一通信端口连接,接收核磁共振仪器主机控制器传输的控制信号,进入核磁共振工作模式或是瞬变电磁工作模式;
第一继电器驱动电路,接收微处理器控制信号,控制与外部线圈连接的第一继电器开启或关断;
第二继电器驱动电路,接收微处理器控制信号,控制与装置输出端连接的第二继电器开启或关断;
TEM放大调理电路,通过第一继电器与外部线圈连接,接收外部线圈的信号进行瞬变电磁调理放大,通过第二继电器将信号输出;
MRS放大调理电路,通过第一继电器与外部线圈连接,接收外部线圈的信号进行核磁共振调理放大,通过第二继电器将信号输出。
进一步,所述TEM放大调理电路,包括:
衰减网络器,通过第一继电器与所述外部线圈连接,接收外部线圈的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衰减;
宽带可调滤波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衰减网络器,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增益可调放大器,其输入端连接所述宽带可调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
进一步,所述宽带可调滤波器连接一宽带设置按钮,通过宽带设置按钮设置宽带可调滤波器的带宽和截止频率。
进一步,所述增益可调放大器连接一增益设置按钮,通过增益设置按钮调节增益可调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倍数。
进一步,所述MRS放大调理电路,包括:
高通滤波器,通过第一继电器与所述外部线圈连接,接收外部线圈的信号滤除低频噪声和工频干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2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井水文地质隐蔽灾害探测仪
- 下一篇:一种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