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搪瓷釉层的金属锅具及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829.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8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崔卫民;王园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2;A47J36/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锅盖 环形卡槽 内锅 电饭煲 金属锅具 搪瓷釉层 下表面 盖沿 锅沿 凸筋 本实用新型 拆卸方便 后密封圈 密封圈盖 气流通道 用户体验 有效配合 圈凸筋 插设 负压 盖合 开盖 连通 金属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搪瓷釉层的金属锅具及电饭煲,包括基体为金属的内锅和锅盖,锅盖盖沿的下表面安装有密封圈,锅盖通过密封圈盖合于内锅的锅沿,盖沿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圈凸筋,密封圈具有开设有环形卡槽的安装部,密封圈借助环形卡槽插设安装于所述凸筋,其中所述凸筋和环形卡槽的有效配合区的深度值和宽度值的比值处于1‑3之间,且锅盖盖合后密封圈与锅沿之间具有连通内锅内部和外部的气流通道。可消除负压,开盖用户体验好,且密封圈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搪瓷釉层的金属锅具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现有饭煲一般只包括一个内锅,在烹饪结束后,为了米饭的保温,内锅会一直放置在饭煲的煲体内,盛饭时需走动到饭煲处进行盛饭,相对比较麻烦,而直接将内锅拿出放于餐桌上,米饭则得不到很好的保温而影响口感。而借鉴现有的锅具,给内锅配置锅盖,锅盖和内锅之间设密封圈,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保温性能。虽然保温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但内锅内的温度仍然会有所下降,而温度下降后在内锅内将产生比外界气压低的负压,因此开盖时具有一定的吸力,而密封圈的安装要求便于拆卸,以便于用户清洗,然而便于拆卸的密封圈则在负压吸力存在下而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搪瓷釉层的金属锅具,可消除负压,开盖用户体验好,且密封圈拆卸方便。
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蒸汽饭煲,应用有上述锅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搪瓷釉层的金属锅具。
一种具有搪瓷釉层的金属锅具,包括基体为金属的内锅和锅盖,锅盖盖沿的下表面安装有密封圈,锅盖通过密封圈盖合于内锅的锅沿,盖沿的下表面形成有一圈凸筋,密封圈具有开设有环形卡槽的安装部,密封圈借助环形卡槽插设安装于所述凸筋,其中所述凸筋和环形卡槽的有效配合区的深度值和宽度值的比值处于1-3之间,且锅盖盖合后密封圈与锅沿之间具有连通内锅内部和外部的气流通道。
其中,通过给予内锅一个带密封圈的锅盖,从而保证内锅拿出后的保温问题。另外,由于在密封圈与锅沿之间设置连通内锅内部和外部的气流通道,从而保证内锅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气压趋于一致,削弱甚至消除因负压而产生的吸力,消除了难开盖的问题,提高了开盖用户体验。另外将盖沿的凸筋和密封圈的环形卡槽的有效配合区的深度值和宽度值的比值,设置为处于1-3之间,通过一个合理的配合深度和宽度比值,使得密封圈便于拆卸,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牢固性以克服削弱后的吸力而避免掉落。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为高度为0.5-2mm的呼吸间隙。在该较小高度的呼吸间隙下,内锅的内部和外部空气的流动性有限,使得外部冷空气平缓进入,减少内部空气受外部空气的影响,避免内部热空气由于剧烈的对流而导致内部热空气外溢,从而在获得消除负压影响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保温性能。另外,由于内锅内的温度降低为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外部空气的平缓进入刚好与之适应,因此0.5-2mm的呼吸间隙,并不会对负压的及时消除而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盖表面设有第一搪瓷釉层,所述内锅的内表面设有不粘涂层,不粘涂层延伸至所述锅沿,所述内锅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搪瓷釉层。锅盖表面设有第一搪瓷釉层,提高了视觉效果和耐腐蚀性;内锅的内表面设置不粘涂层,提高了内锅的不粘性能;内锅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搪瓷釉层,提高了视觉效果和耐腐蚀性。另外,不粘涂层延伸至所述锅沿,锅盖盖合于不粘涂层上时,密封圈具有保护不粘涂层的作用,避免较重的金属锅盖刮擦掉不粘涂层,提高了锅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还包括由安装部径向水平向外延伸的压接部,压接部被压置于盖沿和锅沿之间。通过压接部来起到密封作用,减小压接对安装部产生的影响,从而减少密封圈变形,继而减少对气流通道形状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8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