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788.6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4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谭凡;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贺珠平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屏 检测组件 固定架 上端面 外观检测装置 机械手组件 下端面 检测 本实用新型 外观信息 检测装置 预设信息 不良品 上端 移动 比对 刮伤 取放 工作量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上端面检测组件,其设于固定架上端,上端面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液晶屏上端面;下端面检测组件,其位于上端面检测组件下方且与固定架连接,下端面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液晶屏下端面;机械手组件,其设于固定架一端,机械手组件用于带动液晶屏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能够对液晶屏的外观信息进行收集并与预设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能够全方位的检测液晶屏的外观信息,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检测精度,避免不良品流入生产线,机械手组件能够自动取放液晶屏并带动液晶屏移动,避免检测时的意外刮伤会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屏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液晶屏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屏幕划伤、黑边不准确等质量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液晶屏的进行检测非常必要,传统的检测方式大多为人工检测,操作人员需要拿起液晶屏在灯光下仔细检测屏幕上是否有划痕,并且仔细对比屏幕黑边的宽度是否在标准范围以内,这样的检测方式会给操作人员的眼睛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无法保证每个屏幕的检测都能够完全符合标准,如果有不符合标准的液晶屏流入生产线就会造成后期的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所以继续设计一款能够检测液晶屏外观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
上端面检测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端,所述上端面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液晶屏上端面;
下端面检测组件,其位于所述上端面检测组件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下端面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液晶屏下端面;
机械手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架一端,所述机械手组件用于带动液晶屏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上端面检测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端;
第一发光单元,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第一影像单元,其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影像单元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内,第一影像单元用于收集液晶屏上端面的外观信息并于预设液晶屏上端面的外观信息相比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下端面检测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板,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下端;
第二发光单元,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第二影像单元,其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影像单元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内,第二影像单元用于收集液晶屏下端面的外观信息并于预设液晶屏下端面的外观信息相比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椭圆形通孔以及若干个第二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椭圆形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端,所述第一影像单元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椭圆形通孔。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三椭圆形通孔以及若干个第四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三椭圆形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下端,所述第二影像单元活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椭圆形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图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7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检机用物料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透明聚碳酸酯片材横纹在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