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384.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傅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鹏兴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1/00;E03F5/00;E03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沟 翻板 淤泥 多功能路面 雨水 路缘石 垫层 路床 转轴 排水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排水管 带动转轴 路面结构 周向设置 轴线转动 转动连接 转轴垂直 两侧壁 排水孔 找平层 板结 面层 冲击力 堆积 和面 基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多功能路面结构,解决了大量淤泥堆积在水沟底部,使得水沟无法及时排水的问题,其包括由下到上设置的路床、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层,路床的一侧设置有水沟,面层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垫层靠近水沟的一侧上方设有路缘石,基层靠近路缘石的一侧通过排水管与水沟连接,在水沟沿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转轴,转轴垂直于水沟两侧壁并与水沟转动连接,转轴上绕其周向设置有若干翻板,通过雨水对翻板的冲击力,带动转轴绕其轴线转动,使得翻板刮动板结的淤泥,从而使得淤泥散于雨水中,并随着雨水从水沟流走,使得水沟能够及时排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面结构一般是采用沥青或混凝土等材料铺设,路面结构不透水,使得自然降水不能自然的渗入地下,路面排水仅靠路表漫流,排水效果有限,在多雨季节,时有积水现象发生,不利于车辆、行人行驶通行。
公告号为CN2048754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水路面结构,由下到上包括路床、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层;路床的一端设有水沟,垫层靠近水沟的一侧上方设有路缘石,基层靠近路缘石的一侧通过排水管与水沟连接,该实用新型利用建筑废弃物加工得到的再生骨料,铺设得到一种高透水、高保水的透水路面结构,不仅解决了建筑废弃物处置问题,又保证了该路面结构的排水效果,使得路面不容易积水。
但是,上述透水路面结构的水沟处容易堆积淤泥等杂质,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大量堆积的淤泥会在水沟底部板结,使得水沟的深度不断减小,从而使得水沟无法及时排水,影响水沟的排水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路面结构,利用雨水对翻板的冲击力使得转轴转动,使得转轴上的翻板刮动沉积在水沟底部的淤泥,从而使得在水沟底部板结的淤泥能飘散雨水中,防止淤泥在水沟底部大量堆积而影响水沟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路面结构,包括由下到上设置的路床、垫层、基层、找平层和面层,所述路床的一侧设置有水沟,所述面层上设置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垫层靠近水沟的一侧上方设有路缘石,所述基层靠近路缘石的一侧通过排水管与水沟连接,在所述水沟沿路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水沟两侧壁并与水沟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绕其周向设置有若干翻板。
采用上述结构,雨水滑落进水沟时,排进水沟的雨水撞击在翻板上,并带动转轴绕其轴线转动,翻板刮动水沟底部的淤泥,使得淤泥飘散在雨水中,伴随着雨水从水沟排向城市污水管网中进行处理,从而防止大量的淤泥堆积在水沟底部,使得水沟的深度减小而使得水沟无法及时排水,从而影响到水沟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板的端部设置有弯折部。
采用上述结构,雨水排进水沟时,雨水冲击翻板,翻板弯折部会兜住部分雨水,使得转轴轴线相对两侧的受力不均匀,转轴在雨水的冲击作用下更容易绕其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弯折部的端部呈刀刃状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翻板刮动在水沟底部的淤泥时,翻板刀刃状的端部使得翻板能够更加容易刮动板结的淤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采用上述结构,翻板刮动板结的淤泥且在随转轴转动而翻转的过程中,翻板会携带部分板结的淤泥,在雨水的冲刷下,翻板上板结的淤泥变得疏松,位于板结的淤泥底部松散开的淤泥可从翻板上的通孔滑落,使得松散的淤泥能够更快地散入雨水中并伴随雨水流向城市污水管网中进行处理,减少大量的淤泥在水沟底部堆积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鹏兴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鹏兴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
- 下一篇:一种生态型透水沥青路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