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自防水双T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1345.7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4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顾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朝清 |
主分类号: | E04D3/00 | 分类号: | E04D3/00;E04D13/0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鹿艺 |
地址: | 2263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 双T板 出水端 排水管接头 自防水 本实用新型 虹吸管连接 工作性能 排水性能 集水坑 近侧 天沟 预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自防水双T板,包括双T板主体,在双T板主体的左、右两端呈止水突形式;双T板主体的前、后两端也呈止水突形式,且前、后两端止水突中的出水端止水突高度大于左、右两端止水突高度;在出水端止水突部位或出水端止水突部位的近侧,设置预埋的排水管接头,排水管接头与虹吸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排水性能好,不需使用天沟和集水坑、工作性能优异,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防水双T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防水双 T 板,板面整体为平面形式,为了解决双 T 板屋面的防水问题,需要在双 T 板面上做找平层、防水层、刚性屋面层,工艺复杂,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CN202745282 U公开了一种自防水双T板,通过左、右两端呈止水突形式,起到防水作用;但这样的自防水双T板一般需搁置在天沟上,或在自防水双T板排水端做一个集水坑,集水坑底预埋排水管接头,使用天沟造价高,使用集水坑时,集水坑周围是爆弱环节,易产生裂缝而漏水,而且改制模具工艺繁杂代价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天沟和集水坑、工作性能好的新型自防水双T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自防水双T板,包括双T板主体,在双T板主体的左、右两端呈止水突形式;其特征是:双T板主体的前、后两端也呈止水突形式,且前、后两端止水突中的出水端止水突高度大于左、右两端止水突高度;在出水端止水突部位或出水端止水突部位的近侧,设置预埋的排水管接头,排水管接头与虹吸管连接。
前、后两端止水突中的出水端止水突,为距出水端边缘800-1000mm处到出水端边缘逐渐增高的形式。
出水端止水突高度比左、右两端止水突高度高出60-80mm。
本实用新型排水性能好,不需使用天沟和集水坑、工作性能优异,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自防水双T板,包括双T板主体1,在双T板主体的左、右两端呈止水突形式;双T板主体的前、后两端也呈止水突形式,且前、后两端止水突中的出水端止水突2高度大于左、右两端止水突高度;在出水端止水突部位或出水端止水突部位的近侧,设置预埋的排水管接头3,排水管接头与虹吸管4连接。
前、后两端止水突中的出水端止水突,为距出水端边缘800-1000mm处到出水端边缘逐渐增高的形式,使板端形成自然积水。出水端止水突高度比左、右两端止水突高度高出60-80mm。相邻双T板之间的板缝与CN202745282 U一样盖水泥脊瓦或做采光带及气楼。
图中还有女儿墙5、双T板肋梁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朝清,未经顾朝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1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采光顶系统中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