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0620.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福领;倪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电解液浸润性 本实用新型 动力锂电池 缓冲体 外壳体 夹腔 弹变性 浸润性 内周面 体内部 外周面 内壁 外壁 预留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包括:外壳体和位于外壳体内部的电芯,其中:电芯的外周面与外壳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夹腔,夹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弹变性能的缓冲体,缓冲体的一侧与电芯的外壁抵靠,其远离电芯的一侧与外壳体的内壁抵靠。本实用新型在确保电芯具有良好浸润性的同时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锂电池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锂电池以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已经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离子电池主要以液态锂离子电池为主,对于液态锂电池来说,其电解液分散的均匀性和浸润性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由于电解液的流动性,造成电芯在电解液中浸泡程度不同,而浸泡程度的不同会使得电解液浸润差异,从而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以确保电芯具有良好浸润性的同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包括:外壳体和位于外壳体内部的电芯,其中:
电芯的外周面与外壳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形成夹腔,夹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具有弹变性能的缓冲体,缓冲体的一侧与电芯的外壁抵靠,其远离电芯的一侧与外壳体的内壁抵靠。
优选地,缓冲体设有两个,两个缓冲体相对布置在电芯的两侧。
优选地,缓冲体包括由弹性绝缘材料制作而成的外囊体和封闭在外囊体内部的惰性气体。
优选地,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或氩气。
优选地,外囊体内部压力为0.8~1.1个大气压。
优选地,外壳体的外壁上设有与其固定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电芯的外壁上设有与其固定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的一端穿过外壳体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所述负极片的一端穿过外壳体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
优选地,缓冲体在自然状态下为柱状结构,并在夹腔内由靠近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一端向远离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一端直线延伸。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电芯与外壳体之间预留夹腔以用于注满电解液,以使电芯可以完全浸泡到电解液中,以提高电芯的浸润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夹腔内设置具有弹变性能的缓冲体,以利用缓冲体的弹变性能,使夹腔内部空间大小具有可变性,工作中,当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出现体积膨胀和产气时,该缓冲体在电芯自身体积变化以及所产气体的双重压迫产生变形,使得夹腔内部空间增大以适应电芯体积变化和所产气体的需求,从而达到确保电芯具有良好浸润性的同时降低外壳体内部的压力,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增加电解液浸润性的动力锂电池,包括:外壳体1和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电芯2,其中:外壳体1的外壁上设有与其固定的正极极耳11和负极极耳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06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装动力加压化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片自动喷码贴胶抹胶一体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