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0483.3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4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高耿辉;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连顺电子有限公司;友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元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输入补偿电路 开关电源 线电压 放大器 低压供电模块 开关电源系统 用户用电设备 原边峰值电流 最大输出功率 线输入电压 电性连接 端口电流 极限功率 比较器 有效地 最小化 晶体管 电阻 应用 电路 输出 | ||
1.一种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管Q1~Q14、放大器A1~A2,比较器C1、低压供电模块、电阻R1~R2,晶体管Q1的第一端接晶体管Q2、Q3、Q4的第三端以及Q2的第二端,晶体管Q1的第二端接放大器A2的第二端以及电阻R1的第一端,晶体管Q1的第三端接放大器A2的第三端;晶体管Q2、Q3、Q4的第一端接低压供电模块的第二端;晶体管Q3的第二端接电阻R2的第一端、放大器A1的第一端和晶体管Q12的第一端;晶体管Q4的第二端接晶体管Q13的第一端和第三端、Q14的第三端;晶体管Q5、Q6的第一端相连接作为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VCMP端口,晶体管Q5的第二端接晶体管Q8的第一端,晶体管Q5、Q6的第三端、Q6的第二端以及Q7的第一端相连接作为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VCC端口;晶体管Q7的第二端和第三端接晶体管Q10、Q11、Q14的第一端以及Q8、Q10、Q11、Q12的第三端和晶体管Q9的第二端;晶体管Q8的第二端接晶体管Q9的第一端;晶体管Q9的第三端作为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UVLO端口;晶体管Q10、Q11、Q12、Q13、Q14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R2的第二端接地;放大器A1的第二、三端接比较器C1的第二端;放大器A2的第一端接低压供电模块的第三端;比较器C1的第一端作为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SENSE端口,比较器C1的第三端作为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OCP端口;低压供电模块的第一端接VCC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VCMP端口用于输入线电压检测信号;所述的UVLO端口用于输入上电逻辑信号;所述的SENSE端口用于输入检流信号;所述的VCC端口用于输入电源信号;所述的OCP端口用于输出限流保护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其特征在于,用户能够通过调节所述的VCMP端口电流自主设定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和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耦接一设于变压器输出端的回授单元,以产生一开关信号调节所述变压器的脉冲宽度;所述控制电路由欠压锁定电路、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脉宽调制器与驱动电路藕接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VCC端口接电源VCC,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VCMP端口通过外部电阻Ron与线输入电压相连接,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的UVLO端口连接欠压锁定电路的输出端,高性能的线电压输入补偿电路OCP端口输出信号到脉宽调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脉宽调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接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及一功率开关管的源极,脉宽调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所述回授单元的回授端;脉宽调制器的输出端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接电源VCC,驱动电路的接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栅极;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欠压锁定电路输入端接电源VCC;所述功率开关管的漏端接变压器的原边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用户能够通过调节所述的VCMP端口电流自主设定开关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源能够应用于变压器次级侧反馈隔离型和变压器初级测反馈隔离型开关电源系统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锁定电路、高性能的线输入补偿电路、脉宽调制器、驱动电路内嵌于一集成电路中,以节省外部器件;所述的VCMP端口外接电阻可调,方便用户开关电源系统最大功率设计可编程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连顺电子有限公司;友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元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连顺电子有限公司;友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元顺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04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