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Y安全性串并联切换式血液灌流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9989.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新蕊;梁燕;吴海洋;徐庆华;罗静;李晶晶;祁滢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3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帽 螺纹体 进入管 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 串并联切换 安全帽 灌流器 连接管 三通管 接管 血液透析过程 血液 人员操作 导通 配合 医护 暴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Y安全性串并联切换式血液灌流连接管,第一螺纹帽连接在第一螺纹体上,第一螺纹体设置在第一进入管上并与第一进入管导通,第一进入管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第二进入管和双Y连接管,第二进入管的端部设置第二螺纹帽,第二螺纹帽上设置第一安全帽;第二螺纹帽与灌流器的第二螺纹体配合,灌流器的第三螺纹体与第三螺纹帽配合,第三螺纹帽上设置第二安全帽,第三螺纹帽设置在第一出口管的端部,第一出口管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第二出口管和双Y连接管,第二出口管的端部设置第四螺纹体,第四螺纹体的端部设置第四螺纹帽。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防止血液透析过程暴露、减轻医护人员操作难度、防止出现操作错误、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医用设备,特别是一种操作简便、防止血液透析过程暴露、减轻医护人员操作难度、防止出现操作错误、安全性高的双Y安全性串并联切换式血液灌流连接管。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器根据内装吸附剂的不同分为活性炭灌流器(一次性使用炭肾)和一次性使用树脂灌流器。树脂血液灌流器吸附剂为大孔中性树脂,根据装量不同分为80/100/130/150/200/230/250/280/330/350。其应用于活性炭灌流器一致,小型号80~130主要应用于透析串联灌流对于尿毒症中分子吸附。150~280应用于中毒毒素的吸附,280~330应用于免疫吸附与肝病领域。吸附原理:吸附原理与活性炭一致,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及氢键将毒素固定在孔内。优点:吸附率高、无脱落、无外源更安全。
现有的树脂血液灌流器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透析一般为四个小时,经过树脂血液灌流器的透析时间为两个小时,另两个小时通过透析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更换透析路径。现有技术中,通过导管上的夹子实现,夹子数量多,操作不便,不利于医护人员操作,为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性,需要避免暴露和接触。需要一种操作简便、防止血液透析过程暴露、减轻医护人员操作难度、防止出现操作错误、安全性高的双Y安全性串并联切换式血液灌流连接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防止血液透析过程暴露、减轻医护人员操作难度、防止出现操作错误、安全性高的双Y安全性串并联切换式血液灌流连接管。
双Y安全性串并联切换式血液灌流连接管,包括:
第一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连接在第一螺纹体上,所述第一螺纹体设置在第一进入管上并与第一进入管导通,所述第一进入管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第二进入管和双Y连接管,所述第二进入管的端部设置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二螺纹帽上设置第一安全帽;
所述第二螺纹帽与灌流器的第二螺纹体配合,所述灌流器的第三螺纹体与第三螺纹帽配合,所述第三螺纹帽上设置第二安全帽,所述第三螺纹帽设置在第一出口管的端部,所述第一出口管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第二出口管和双Y连接管,所述第二出口管的端部设置第四螺纹体,所述第四螺纹体的端部设置第四螺纹帽。
所述灌流器固定在透析器上。
所述三通管分别指向第二进入管和第一出口管时,第一进入管,第二进入管,灌流器,第一出口管和第二出口管导通,所述三通管分别指向第一进入管和第二出口管时,第一进入管,双Y连接管和第二出口管导通。
所述三通管外侧为阀本体,所述阀本体内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上方设置转动把手,所述转动轴上设置第一进口,出口和第二进口,所述转动把手带动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进口和出口导通时,第二进口关闭,所述出口和第二进口导通时,第一进口关闭。
所述转动轴为圆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9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扁翼螺纹接头
- 下一篇:一种免疫吸附抗复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