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频RFID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8697.1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章;梁成坤;岑溢标;甘进卓;杨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端 首部 双频 天线 本实用新型 感应天线 数据结构 尾部设置 连接桥 芯片 共享 访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频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芯片和与RFID芯片连接的RFID天线,RFID天线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900MHz的感应天线,第二部分为NFC天线,NFC天线的首部设置有首部连接端,尾部设置有尾部连接端,首部连接端和尾部连接端通过连接桥连接,在一个RFID芯片上连接两个天线,结构简单,从两个天线访问的数据是同一个芯片的数据结构简单,解决了目前的双频RFID芯片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标签,特别是一种双频RFID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900MHz天线输入阻抗与芯片阻抗相匹配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市场上一般RFID芯片都是单频段工作的芯片,目前的双频RFID卡其采用的是两个芯片,两个天线各自工作,从两个天线端访问的芯片数据不能共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双频RFID电子标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频RFID电子标签,工作于900MHz和13.56MHz,包括RFID芯片和与所述RFID芯片连接的RFID天线,所述RFID天线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工作于900MHz的感应天线,第二部分为工作于13.56MHz的NFC天线,所述NFC天线为呈矩形平面环绕的九匝结构,所述NFC天线的首部设置有首部连接端,尾部设置有尾部连接端,所述首部连接端和尾部连接端通过连接桥连接。
所述RFID天线的最大宽度为L1为62mm,最大高度H为30mm。
所述感应天线的最大宽度L1为62mm,最大高度H1为12mm。
所述NFC天线的最大宽度L2为36mm,最大高度H2为22.6mm。
所述NFC天线的线宽为0.3mm,各匝间的间距为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RFID天线由感应天线和NFC天线两部分构成,在一个RFID芯片上连接两个天线,结构简单,从两个天线访问的数据是同一个芯片的数据结构简单,解决了目前的双频RFID芯片数据不能共享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RFID天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双频RFID电子标签,一种双频RFID电子标签,工作于900MHz和13.56MHz,包括RFID芯片和与所述RFID芯片连接的RFID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天线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工作于900MHz的感应天线1,第二部分为工作于13.56MHz的NFC天线2,所述NFC天线2为呈矩形平面环绕的九匝结构,所述NFC天线2的首部设置有首部连接端3,尾部设置有尾部连接端4,所述首部连接端3和尾部连接端4通过连接桥5(图1中虚线所示)连接。
所述RFID天线的最大宽度为L1为62mm,最大高度H为30mm;所述感应天线1的最大宽度L1为62mm,最大高度H1为12mm,所述NFC天线2的最大宽度L2为36mm,最大高度H2为22.6mm;所述NFC天线2的线宽为0.3mm,各匝间的间距为0.3mm,辐射性能好,能够实现较远距离的读写。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8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人售货的电子标签可回收结构
- 下一篇:将电子元件灌封在内部的智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