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互换的内孔倒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7752.5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2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康超越;邓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弘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12 | 分类号: | B23C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刀 马达 本实用新型 内孔倒角机 定位盘 工作部 可互换 模具加工成本 角度设置 设备成本 手持操作 一端连接 倒角机 切削刃 下表面 转动轴 倒角 壳体 内孔 同轴 位盘 轴承 体内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互换的内孔倒角机,包括手持部和与手持部一端连接且与手持部呈一定角度设置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内具有一马达,所述马达位于一壳体内,所述马达的转动轴上依次安装有一倒角刀和一轴承,所述倒角刀的外围同轴地设置有一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倒角刀的切削刃低于所述定位盘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倒角机由于可以手持操作,且结构简单,因此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内孔倒角操作,而且设备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模具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互换的内孔倒角机。
背景技术
在模具等工件上进行内孔切削加工后,一般都会在内孔与工件表面的连接处进行倒角处理。目前常用的倒角方式是,将工件固定在机床工作台上,利用机床上的车刀、铣刀或其它切削刀具对内孔进行倒角。这种倒角方式的缺点非常明显,首先是操作烦琐,需要先将笨重的工件固定到机床工作台上,然后将机床上的刀具(或更换特定的刀具)对准内孔,再开动机床,最后完成倒角工序。目前也有一些工厂在倒角工序中,直接利用数控机床进行操作,省去了一些例如多次装夹、更换刀具等工序,但是,数控机床的使用成本非常高,导致全角的成本直接升高,从而使模具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数控机床非常昂贵,部分中小加工厂无法负担,导致中小加工厂生产受限,不利了加工业的健康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互换的内孔倒角机,其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倒角操作,而且使用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模具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互换的内孔倒角机,包括手持部和与手持部一端连接且与手持部呈一定角度设置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内具有一马达,所述马达位于一壳体内,所述马达的转动轴上依次安装有一倒角刀和一轴承,所述倒角刀的外围同轴地设置有一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倒角刀的切削刃低于所述定位盘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优选地,所述倒角刀为铣刀,且所述铣刀的轴心为空心结构。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与工作部之间相对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倒角刀与所述转动轴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轴承与所述转动轴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
相比于现有的内孔倒角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倒角机由于可以手持操作,且结构简单,因此不但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内孔倒角操作,而且设备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模具加工成本。此外,由于倒角刀和轴承都与马达的转动轴形成可拆卸式连接,因此,可以方便地对各种内孔进行倒角操作,具有较高的可互换性,而且可以提高倒角的工作效率,降低倒角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互换的内孔倒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互换的内孔倒角机100,其包括手持部10和与手持部10一端连接且与手持部10呈一定角度设置的工作部20,所述工作部20内具有一马达(未图示),所述马达位于一壳体21内,所述马达的转动轴22上依次安装有一倒角刀23和一轴承24,所述倒角刀23的外围同轴地设置有一定位盘25,所述定位盘25固定于所述壳体21,所述倒角刀23的切削刃低于所述定位盘25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弘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弘越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7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工曲面的转铣床
- 下一篇:两轴铣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