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6980.0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6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丹;黄顺红;范军华;黄书润;缪羽;沈秋凤;曾纯;江晓声;李丽香;黄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玉丹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直升机 机舱 本实用新型 操作控制台 穿刺训练 环境仿真 急救担架 平台装置 伤员救护 直升机应急 操作训练 固定放置 救助系统 控制连接 模拟仿真 训练平台 专业水平 适配 体相 体内 救助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包括直升机的仿真机舱体、急救担架体、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以及操作控制台,所述急救担架体适配地固定放置在所述仿真机舱体内,所述操作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和仿真机舱体相控制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即可以实现在直升机上进行穿刺操作训练的模拟仿真训练,同时,又可以进行大量地实际操作训练,不产生高昂训练费用,提高救助人员的专业水平,而且该训练平台对于建设直升机应急救助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质性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直升机救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在危险或灾难救助任务的训练大多采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训练,不仅可以满足一线救援人员的训练需求,而且针对性强,专业化水平高,提高一线救援人员的作业水平。随着直升机在我国应急救援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专业训练方法及专业训练手段缺乏的问题严重地暴露出来,特别是应用于直升机医护人员的救护模拟训练平台与训练方法的缺乏,严重地影响了医护人员对应急救灾、救护的专业水平。
直升机医疗救助训练中穿刺操作训练是其中一项基本的救护训练项目,在实际的救助任务中,医护人员需要在直升机内对救护对象进行现场穿刺操作,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克服直升机的噪音、横向摇摆、飘浮抖动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需要他们克服在陌生环境下心理紧张情绪的控制等因素,所以,救护人员急需一种即可以进行该穿刺操作训练的模拟仿真训练,同时,又可以进行大量地实际操作训练,不产生高昂训练费用的训练平台,提高其救助专业水平,该训练平台对于建设直升机应急救助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质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训练平台,它不仅可以模拟直升机救护训练的场情,而且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在直升机救护中的现场穿刺操作的专业水平,减少各种环境情况下的训练限制,提高救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训练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升机上伤员救护的模拟穿刺训练平台装置,包括直升机的仿真机舱体、急救担架体、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以及操作控制台,所述急救担架体适配地固定放置在所述仿真机舱体内,所述操作控制台分别与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环境仿真设备和仿真机舱体相控制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模拟穿刺道具体包括一道具人和一与该道具人相电连接的穿刺针具,所述道具人的体内布设有若干模拟穿刺部位血管的接触管网以及装设有一电源体,所述穿刺针具、接触管网以及电源体可形成一电流回路。
更进一步,所述穿刺针具的一端通过一导电线与所述道具人体内的电源体相电连接,另一端可拆卸地装设有一穿刺针。
更进一步,所述道具人的眼部位置还设有指示灯体,该指示灯体与所述电流回路相串联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道具人的嘴部位置还设有一声音提示器,该声音提示器与所述电流回路相串联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接触管网为导电性能的金属管网材质。
更进一步,所述仿真机舱体包括仿真机舱结构支架,该仿真机舱结构支架上开设有一机舱门,该仿真机舱结构支架的底部设有摇摆抖动平台机构,该摇摆抖动平台机构与所述操作控制台相控制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摇摆抖动平台机构包括若干台动力电机和振动器,该动力电机与振动器均匀布设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仿真机舱结构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投影模拟环境场景的模拟窗户体。
更进一步,所述环境仿真设备包括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所述风速模拟吹送设备、直升机噪音设备、湿度产生设备以及环境场景投影机分别与所述操作控制台相控制连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玉丹,未经林玉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6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线摄影模拟教学检查床
- 下一篇:一种骨髓腔内输液训练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