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电磁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4749.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培银;吴险峰;赵宇;刘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华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地址: | 4022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舵叶 永磁体 舵杆 船用电 舵装置 本实用新型 衔铁 转动 电源 操纵性能 电机过载 工作平稳 使用寿命 线圈连接 无振动 智能化 舵机 损毁 船体 缠绕 搁浅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电磁舵装置,包括舵杆和舵叶,所述舵叶绕舵杆转动,在舵叶的尾部安装有具有磁性的衔铁,在舵叶内位于衔铁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上分别缠绕有线圈,在舵叶内设有电源,电源与线圈连接,舵杆与船体连接,工作时,舵叶可绕舵杆转动。本实用新型的船用电磁舵装置,具有工作平稳,噪音小,无振动,操纵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且可通过电信号的变化,易于实现舵机操纵的智能化控制。也不会因为被东西缠住或是搁浅导致电机过载而损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电磁舵装置,属于船舶领域。
背景技术
舵是设置在船体外,利用其与流体的相对运动在叶面上所产生的作用力,对船舶施加回转力矩而控制船舶航向的设备。舵是船舶的主要操纵设备,当它转动时,舵上产生的水动力合力在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上的分力相对船体重心取矩形成了转船力矩,使船体发生相应的响应。舵的型式很多,常见的舵大多由液压电机带动,价格高昂,而且一旦舵被水草、渔网缠住或是搁浅,电机未及时停止或持续运转则会导致电机过载而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船用电磁舵装置,价格相对低廉,在产生同等舵力情况下,电磁铁结构体积较小,也不会因为被东西缠住或是搁浅导致电机过载而损毁。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船用电磁舵装置,包括舵杆和舵叶,所述舵叶绕舵杆转动,在舵叶的尾部安装有具有磁性的衔铁,在舵叶内位于衔铁的两侧安装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上分别缠绕有线圈,在舵叶内设有电源,电源与线圈连接,舵杆与船体连接,工作时,舵叶可绕舵杆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舵叶为NACA对称翼型,材料为轻质合金,舵叶内部设有纵横隔板骨架支承。
作为优选,所述舵叶通过舵承安装在舵杆上,在舵叶下端和舵承之间设有电磁制动器。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所述电源为12V或24V直流电源。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的导线通过空心的舵杆与船体的发电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安装在支架上,支架焊接在舵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舵叶的舵面外形采用的是NACA对称翼型,舵叶内部设有纵横隔板骨架支承,舵杆后端焊接有具有磁性的衔铁。舵叶是通过舵承安装在舵杆上,可绕舵杆转动,在舵杆下端和下舵承之间有一个电磁制动器。舵叶内,位于衔铁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在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上分别缠绕有线圈,在舵叶内设有直流电源,直流电源通与线圈相连接,直流电源通过支架安装在舵叶内。支架是直接焊接在舵叶内表面,还可用于加强舵柱的结构强度。舵叶采用全焊接进行密封,且舵杆上端与上舵承焊接在一起,舵杆下端与电磁制动器焊接在一起。舵叶与舵杆连接处采用机械密封。舵杆与船体相连,不可转动;舵叶绕舵杆转动。机械密封可保证其密封偶合面的相对运动的水密性,也可采用液压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舵杆是与船体固定在一起,不能发生转动;舵叶圆柱孔套在舵杆上,绕其转动。在舵杆下端焊接着电磁摩擦式制动器,不能发生转动,而制动器的下端与舵叶相接触,用于舵叶制动。当舵面转到预定角度时,制动器打开,电枢板与电枢吸合在一起,即使得制动器与舵叶圆柱孔吸合在一起,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使得舵叶停止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直流电源与电磁铁的线圈相连接,直流电源通过支架安装在舵柱内。可给电磁铁提供稳定的电流,相比于交流电,直流电磁铁的控制精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该直流电源通过导线,经过空心舵杆与船体中的电站相连。当其电量消耗完后,电站将为其充电。直流电源可发出大小不同的电信号,使得舵发生不同的响应。其电信号的大小和发出可由驾驶室控制,在每次转舵中将多次自动进行电信号的修正,以达到最佳的舵效角度,易于实现舵机智能化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4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