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岸桥相邻贝位防撞、减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3364.X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翔;蔡永丰;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46;B66C13/48;B66C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 减速系统 激光器 下表面 垂直 岸桥 大车 吊具 本实用新型 海侧 小车 半自动控制 二次减速 轨道运行 小车方向 智能 横置 桥吊 码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岸桥相邻贝位防撞、减速系统,该系统包括大车、小车、吊具,小车的截面为横置的L形,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水平部分安装于大车上且沿大车上的轨道运行,垂直部分位于水平部分的陆侧且垂直于地面,水平部分的下表面设置吊具。水平部分的海侧末端设有3D激光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设有海侧2D激光器,垂直部分的下表面设有陆侧2D激光器。本实用新型的岸桥相邻贝位防撞、减速系统能够实现小车方向的防撞保护、吊具方向的智能软着箱、相邻贝位的防撞保护以及智能二次减速功能,从而实现码头桥吊远程半自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头半自动化桥吊,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岸桥相邻贝位防撞、减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港口贸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升港口作业效率势在必行。
集装箱在船舶装载运输过程中,其位置信息是由6位字符代码组成,称为贝位。贝位的6位字符信息分别为排号、列号以及层号组成。前两位字符为排(行)号,它由阿拉伯数字编号组成,一般是从船首向船尾按自然数顺序排列;中间两位为列号,它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编号,以中纵剖面为基准,向右舷用奇数、向左舷用偶数顺序排列;后两位编号为层号,它以编号形式表示,舱内以最下一层为基准,自下而上顺序。
所谓的大车换贝操作,即桥吊由一个排号沿船首尾方向移动到另一个排号,实现对不同排集装的的装卸作业。传统意义上的岸桥作业不仅需要码头司机有很强的经验性,同时司机的工作环境也相当恶劣,而且也造成了码头人员上的浪费。
传统岸桥的作业过程都是依靠人为控制吊具进行抓、放箱作业。码头司机在中控室一个人可同时依次远程操控多台岸桥,但其大车换贝是依据海侧下横梁上20/40/45尺刻度线在显示屏上对称画4条线,根据线的对称性来进行大车对位,但由于摄像头无法保证百分百安装水平,显示器线与实际情况不可能保持相同,导致精确度不高,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效率上的低下。但是由于长时间作业司机疲劳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吊具撞箱或砸箱事故,这不仅降低了现场作业的效率,而且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岸桥作业效率低、且存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岸桥相邻贝位防撞、减速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岸桥相邻贝位防撞、减速系统,包括大车、小车、吊具,其中小车的截面为横置的L形,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水平部分安装于大车上且沿大车上的轨道运行,垂直部分位于水平部分的陆侧且垂直于地面,水平部分的下表面设置吊具。水平部分的海侧末端设有3D激光器,水平部分的下表面设有海侧2D激光器,垂直部分的下表面设有陆侧2D激光器。 3D激光器、海侧2D激光器和陆侧2D激光器通过光纤连接控制端口,控制端口进一步通过光纤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陆侧2D激光器与海侧2D激光器沿小车底部的中心位置中心对称,且陆侧2D激光器和海侧2D激光器的一侧分别设有激光器标志物。
进一步地,小车的底部沿小车中心点划分为四个象限,陆侧2D激光器位于第二象限,海侧2D激光器位于第四象限。
进一步地,水平部分底面包含矩形的连接平台,吊具通过连接平台连接至小车,且海侧2D激光器设置于所述连接平台的末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岸桥相邻贝位防撞、减速系统能够实现小车方向的防撞保护、吊具方向的智能软着箱、相邻贝位的防撞保护以及智能二次减速功能,从而实现码头桥吊远程半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激光器安装位置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激光器安装位置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33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