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动受电弓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3335.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2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平;乔惠军;王鹏飞;张俊杰;孟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4 | 分类号: | B60L5/24;B60L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41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弓 风缸 转臂 伸缩臂 底座 气动风缸 动臂 碳素滑板 上端 风动 缸体 拉线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中段 司机 | ||
一种风动受电弓,目的是减轻司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包括风缸底座、气动风缸、风缸动臂、受电弓转臂、拉线、伸缩臂和圆形碳素滑板;气动风缸缸体有两个,均固定在受电弓底座的风缸底座上,气动风缸缸体上装有风缸动臂,风缸动臂的上端相连在受电弓转臂中段,受电弓转臂前端装在风缸底座上,受电弓转臂后端装有伸缩臂,伸缩臂上端装有圆形碳素滑板,在两个伸缩臂或两个受电弓转臂之间连接有拉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行业的电机车运输设备零部件的改造。
背景技术
架线式电机车是借受电弓从电路上取得电能的,当电机车运行时,受电弓沿着架线滑动,架线电机车的供电方式是由中央变电所引起的高压电缆,供给牵引变流所三相交流电源,经变压器降压,再经低压电缆送到变流设备,将交流变为直流。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供电电缆与架空线导线相连接,期间的接点成为供电点,其负极通过与轨道连接,相应的接点为回电点。工作时,沿轨道运行的电机车上部,靠受电弓接触架空线获取电能,下部则利用车轮与轨道接触,构成一个回路,使牵引电机车工作,从而使电机车牵引矿车或人车运行。电机车的电源采集都是利用受电弓与架空线之间的摩擦提供的,受电弓与架线的接触质量决定了电机车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然而,电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方向和架线以及轨道质量的问题,难免会出现打弓和转换弓架方向的因素。当出现打弓和需要转换弓架方向时,都是司机用手搬动弓架转臂实现的,给司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打弓和转换弓架方向时司机直接在驾驶室内就可操作,可减轻司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风动受电弓。
本实用新型包括风缸底座、气动风缸、风缸动臂、受电弓转臂、拉线、伸缩臂和圆形碳素滑板;气动风缸缸体有两个,均固定在受电弓底座的风缸底座上,气动风缸缸体上装有风缸动臂,风缸动臂的上端相连在受电弓转臂中段,受电弓转臂前端装在风缸底座上,受电弓转臂后端装有伸缩臂,伸缩臂上端装有圆形碳素滑板,用于保证与架线的接触。两个伸缩臂或受电弓转臂之间连接有拉线,以保证两个受电弓方向保持一致。风缸底座安装在机车车厢的顶部,用于受电弓与机车车厢的连接固定。
当气动风缸收回时,受电弓与架线脱离,气动风缸伸出时,受电弓与架线接触。架线与受电弓产生的压力可以通过弓架弹簧变化及时反馈回驾驶室内的压力表上,司机在驾驶室内就可以根据电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压力表显示的情况及时调整受电弓高度,当出现受电弓方向不一致时,可以通过调节任意一个风缸改变受电弓方向,保障两个受电弓方向一致;当架线与受电弓出现接触不良时,可以通过调节气动风缸缸体的伸缩长度,确保架线与受电弓紧密接触,保障正常供电;当电机车出现故障状态时,司机不用出驾驶室就可以控制气动风缸把电机车的受电弓降下确保及时断电,使电机车在不带电的情况下处理故障,从而保障了司机的人身安全和劳动强度,充分实现受电弓的运程控制。
利用本装置可以很好的实现在打弓和弓架转换方向时,司机不需要下车,在驾驶室内利用气控阀就可以实现弓架与架线脱离或受电弓方向的转换,给司机的人身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作用,减轻了司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 风缸底座,2. 气动风缸缸体,3.风缸动臂,4.受电弓转臂,5.拉线,6.伸缩臂,7.圆形碳素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气动风缸缸体2有两个,均固定在风缸底座1上,气动风缸缸体2上装有风缸动臂3,风缸动臂3的上端相连在受电弓转臂4中段,受电弓转臂4前端装在风缸底座1上,受电弓转臂4后端装有伸缩臂6,伸缩臂6上端装有圆形碳素滑板7,用于保证与架线的接触。两个伸缩臂6或两个受电弓转臂4之间连接有拉线5,以保证两个受电弓方向保持一致。风缸底座1安装在机车车厢的顶部,用于受电弓与机车车厢的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3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仪表保护外壳
- 下一篇:一种车辆充电系统、车辆充电站及可充电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