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轭冷缩径挤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2685.8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纳福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02 | 分类号: | B21C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3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型段 导出段 挤压段 锥形孔 凹模 凸模 磁轭 冷缩 下移 锥角 本实用新型 凹模定位 从上至下 上小下大 向下移动 依次设置 逐渐减小 定位件 挤压模 上模板 下底板 柱形孔 内孔 挤压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轭冷缩径挤压模,其包括上模板、下底板、凸模、凸模定位件、凹模和凹模定位件,凹模的内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入段、挤压段、定型段和导出段,进入段和定型段均为柱形孔,进入段的孔径大于定型段的孔径;挤压段为上大下小的第一锥形孔,第一锥形孔的锥角为18°至22°;导出段为上小下大的第二锥形孔,第二锥形孔的锥角为8°至12°。本实用新型使产品在凸模的推动下向下移动,其下移过程中依次经过进入段、挤压段、定型段和导出段,在经过挤压段时其外径逐渐减小,之后再经定型段外径稳定,之后下移至导出段即可脱离凹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轭冷缩径挤压模。
背景技术
随着重型汽车整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各主机厂对零部件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既要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又要求节能减排,汽车轻量化生产是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而冷缩径工艺是根据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将冷态的棒料或管料放入装在压力机上的凹模腔上,迫使金属坯料从凹模腔中通过,使其径向断面减少,轴向伸长,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产品。现有冷缩径技术在挤压成型过程中因凹模设计不够合理,产品易出现弯曲变形以及不易从凹模中脱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轭冷缩径挤压模,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轭冷缩径挤压模,包括上模板、下底板以及设置于上模板和下底板之间的凸模、凸模定位件、凹模和凹模定位件,凸模通过凸模定位件固定于上模板上;凹模通过凹模定位件固定于下底板上;凹模的内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入段、挤压段、定型段和导出段,进入段和定型段均为柱形孔,进入段的孔径大于定型段的孔径;挤压段为上大下小的第一锥形孔,第一锥形孔的锥角为18°至22°;导出段为上小下大的第二锥形孔,第二锥形孔的锥角为8°至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产品在凸模的推动下向下移动,其下移过程中依次经过凹模上的进入段、挤压段、定型段和导出段,在经过挤压段的第一锥形孔时其外径逐渐减小,之后再经过定型段后产品外径稳定在所需尺寸,之后进一步下移至导出段即可脱离凹模;其中第一锥形孔的设置使产品下移过程中外径逐步减小直至达到所需尺寸,过程平缓,获得产品质量较佳,不易弯曲变形;第二锥形孔的设置利于挤压成型后产品脱离凹模。
进一步:进入段与挤压段的相交处、挤压段与定型段的相交处、定型段与导出段的相交处均设有圆角。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产品下移经过进入段与挤压段的相交处、挤压段与定型段的相交处、定型段与导出段的相交处时可平稳过渡。
进一步:圆角的半径为2mm。
进一步:凸模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设置于第二柱体的上端,第一柱体通过凸模定位件固定于上模板上;第二柱体的外径小于进入段的孔径,且第二柱体的外径小于定型段的孔径。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柱体的外径小于进入段的孔径,且第二柱体的外径小于定型段的孔径,便于第二柱体推动产品使其依次经过进入段、挤压段、定型段和导出段后离开凹模。
进一步:第二柱体的高度大于进入段、挤压段和定型段的高度之和。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挤压成型后产品脱离凹模。
进一步:凸模定位件包括凸模固定板、凸模座和凸模压板,凸模固定板固定于上模板上;凸模座的上端通过凸模压板固定于凸模固定板上;凸模固定于凸模座的下端。
进一步:凹模定位件包括凹模垫板、凹模外圈和凹模座,凹模外圈套设于凹模上;凹模座固定于下底板上;凹模、凹模外圈和凹模垫板均设置于凹模座内;凹模垫板设置于凹模和凹模外圈的下方。
进一步:凹模座内还设有挤压筒,挤压筒设置于凹模和凹模外圈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纳福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纳福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2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置拉丝成品模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管双拉拔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