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1995.8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9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龙;王玉龙;黄宇涛;徐颖聪;吕星;龙建军;王玉珍;王坤;王诚婷;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滑块组件 小臂 被动运动装置 腕关节 滑道 铰接 贴合 影响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 动力机构 人体上肢 往返运动 移动位置 运动过程 内卡 套接 指套 驱动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包括贴合于人体小臂的主机,所述主机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卡接的滑块组件,所述主机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滑块组件往返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滑块组件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有用于套接在手指上的指套。因设置了贴合于人体上肢小臂的主机,整个装置的运动过程以患者的小臂作为支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任意调整姿态和移动位置亦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持续被动运动(CPM,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是康复医疗的一种具体医疗手法,通常在关节部软组织手术或受伤之后对患者实施该医疗手法。持续被动运动通过使关节部在特定的运动平面进行被动运动,从而控制手术后的疼痛,减少炎症,并保护愈合修复或组织。
现有技术中,通常要借助仪器来完成持续被动运动,运动者自己并不用力。现有的持续被动运动装置,通常需要将装置放置在一个固定位置,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能移动,且必须保持特定的姿势以配合持续被动运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持续被动运动医疗过程中设备固定在特定位置且患者无法移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包括用于贴合于人体小臂的主机,所述主机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卡接有滑块组件,所述主机内设置有驱动所述滑块组件往返运动的动力机构;所述滑块组件上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有用于套接在手指上的指套。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机内部并与动力机构连接的内滑块、设置在主机外的外滑块、安装在所述外滑块上与所述连杆铰接的立板,所述外滑块与所述内滑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装载在所述内滑块上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以及沿所述滑道方向设置于所述主机中并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包括与所述立板铰接的套筒体、滑动插装于所述套筒体内并与所述指套铰接的伸缩杆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套筒体上用于固定所述伸缩杆体的锁紧螺丝。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底面设置有用于匹配人体小臂的U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U形凹槽上设置有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的上设置有绑带。
进一步地,所述指套设置有四个指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因设置了贴合于人体上肢小臂的主机,整个装置的运动过程以患者的小臂作为支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任意调整姿态和移动位置亦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腕关节持续被动运动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主机;10-滑道;11-绑带;12-U形凹槽;2-滑块组件;21-外滑块;22- 内滑块;23-立板;3-连杆;31-套筒体;32-伸缩杆体;33-锁紧螺丝;4-指套; 41-指孔;5-动力机构;50-电机;51-齿轮;52-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1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