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变混凝土早期水化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1362.7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裴华富;宋怀博;杨钢;杨庆;邹德高;赵维;白丽丽;张思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G01N2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 水化 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 变化规律 测试装置 内部设置 水化性能 光纤光栅传感器 相变材料 岩土工程 应变变化 模型箱 水灰比 掺量 配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相变混凝土早期水化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相变混凝土试样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相变混凝土试样置于模型箱中,内部设置有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变混凝土内部设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可测得水化过程中应变变化规律;通过在相变混凝土内部布置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可测得水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相变混凝土水化过程中应变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此来确定最佳水灰比,为相变混凝土的配制选择合理的相变材料种类和掺量范围。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经济适用,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涉及相变混凝土的性能测试的室内实验,尤其涉及一种相变混凝土早期水化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由固-液-气相变转化完成吸放热过程,该过程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的能量暂时储存,是一种有效且廉价的热量调谐方式。相变材料被封存在微胶囊、硅藻土、陶粒等多孔介质中,形成具有优良物理力学性能的新型骨料。相变复合骨料被掺入到混凝土中,可吸收水泥水化热,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积聚导致的内应力。该类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应用到岩土工程领域。
作为一种新型的利用浅层地热能的方式,能量桩将地源热泵系统和桩基础结合起来,具有经济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传统的能量桩桩体混凝土具有热导率高、热容较低的特点,而桩周土体则导热系数低、比热容高,因此,桩土之间热传输效率较低,热量难以由能量桩充分地传输到周边土体,从而降低了能量桩的热转化效率和承载能力。
综上所述,将相变混凝土引入到能量桩设计之中,根据设计需求,改变相变材料的掺量,改善相变混凝土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提高能量桩的热转化效率,改善能量桩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长期承载性能,对于能量桩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目前亟需精确测量相变混凝土早期水化性能的装置和方法,以此来确定最佳水灰比,为相变混凝土的配制选择合理的相变材料种类和掺量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测试装置和手段的不足,提供一种相变混凝土早期水化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可通过研究早期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变化规律,为相变混凝土的配制选择合理的相变材料种类和掺量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相变混凝土早期水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相变混凝土试样3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的相变混凝土试样3置于模型箱4中,内部设置有细铜管14;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包括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1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2,所述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2置于相变混凝土试样3内部,沿其深度布置,测量相变混凝土试样3水化过程的应变变化;所述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1置于细铜管14内部,纵向布置,用于测量相变混凝土试样3的水化过程的温度变化;所述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1和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2末端均与光纤光栅解调仪11连接,所述的光纤光栅解调仪11和计算机12连接,进行相关测量数据的实时读取和记录;
所述的模型箱4在实验过程中置于恒温试验箱6的恒温箱9内;所述的模型箱4外部设置有一层隔热材料5;所述的恒温箱9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0;所述的光纤光栅解调仪11和计算机12均置于水平的操作平台13上。
所述的相变混凝土试样按照实验需求,添加不同种类、性质和配比的相变材料和相变复合骨料,所述相变微胶囊由多孔陶粒封装不同种类的相变材料组成。通过分析改变实验中相变材料和相变复合骨料配比后的实验结果,可为相变混凝土的配制选择合理的相变材料种类和掺量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相变混凝土内部设置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可测得水化过程中应变变化规律;通过在相变混凝土内部布置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可测得水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试管置于真空隔热箱内部,可避免环境温度对于试验结果的影响;通过相变混凝土水化过程中应变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此来确定最佳水灰比,为相变混凝土的配制选择合理的相变材料种类和掺量范围。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经济适用,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13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塌落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沥青抗裂性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