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固管的循环置换注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8517.1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岩;王传兵;侯俊领;李琰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浆管道 循环置换 封孔器 搅拌桶 注浆泵 本实用新型 吸浆管道 注浆管道 注浆装置 钻孔机 钻孔 稠浆 注浆 管道连接 水泥固结 空白区 配比 稀浆 调换 收缩 置换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钻孔固管的循环置换注浆装置,包括钻孔机、注浆泵、搅拌桶、吸浆管道,注浆管道、回浆管道,封孔器;所述钻孔机管道连接注浆泵,注浆泵一端由吸浆管道连接搅拌桶,另一端由注浆管道连接封孔器的入口,封孔器的出口通过回浆管道连接搅拌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循环注浆,同时注回浆管道调换注浆一次,使孔内浆液均匀分布,再通过稠浆循环置换稀浆工艺,使孔内浆液由正常配比浆液置换为稠浆,避免水泥固结后收缩的影响,避免出现“空白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浆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钻孔固管的循环置换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瓦斯及水害治理,经常使用井下钻孔的方式,如抽采瓦斯钻孔、疏放水钻孔、注浆加固隔水钻孔等。《煤矿防治水规定》(总局第28号令)第九十六条规定:在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井下探放水钻孔施工及钻孔防喷装置使用均需要在孔内预先固结套管,以增加钻孔的稳定性,同时在套管上连接闸阀,当孔内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闸阀控制流量,如果套管固结不牢,会形成很多安全隐患,一是钻孔密闭不好,出现放水钻孔漏水,抽采钻孔漏气;二是在孔内高压水或高压瓦斯的作用下,可能出现孔内套管窜出的安全风险;三是孔内出现异常情况,水压突然增大时,放水钻孔的闸阀无法起到控制水压减少流量的作用,甚至出现钻孔出水难以控制的情况,瓦斯涌出异常时,无法及时对钻孔合茬抽采,可能导致局部瓦斯超限的情况。因此,如何固结钻孔内套管,成为水害及瓦斯治理钻孔的关键步骤。
固定钻孔内的套管目前主要通过在套管与钻孔壁之间注浆的方法来实现,按套管固定的难易程度区分,下向钻孔的套管较易固定,上向钻孔的套管较难固定,平角钻孔的套管最难固定。
钻孔内套管固定效果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套管在孔内需要居中放置,如果套管壁与孔壁接触,那么两者之间无法有水泥浆进入,管壁与孔壁无法固结;
(2)浆液如果在孔内分布不均匀,会出现孔内部分区域无水泥浆,固管效果差;
(3)受到钻孔周边裂隙影响,如果水泥浆液无法封堵裂隙,即使固定住套管,仍然会出现钻孔密封性不好,控水及抽瓦斯效果不佳;
(4)水泥浆液在固结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积收缩,即使孔内注实了水泥浆,但是固结后孔内仍会出现空白区域,特别对于平角钻孔,孔壁上方极易形成月牙状的孔洞。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固管常常会出现“盲区”,且目前井下固管采用的注浆工艺为一堵一注一回,堵住孔口,一次注浆,一次回浆,想要解决“盲区”的出现,需要多次扫孔、多次注浆,直至合格为止,但是这样既浪费工时,又浪费水泥等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固管出现“盲区”的钻孔固管的循环置换注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钻孔固管的循环置换注浆装置,包括钻孔机、注浆泵、搅拌桶、吸浆管道、注浆管道、回浆管道、封孔器;所述钻孔机管道连接注浆泵,注浆泵一端由吸浆管道连接搅拌桶,另一端由注浆管道连接封孔器的入口,封孔器的出口通过回浆管道连接搅拌桶。
优选的,所述钻孔机为液压式钻孔机。
优选的,所述注浆泵为液压注浆泵。
优选的,所述搅拌桶为气动搅拌桶,连接井下压力风源。
优选的,所述封孔器为囊袋式封孔器。
优选的,所述注浆泵上设有用于实时观测注浆压力的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8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