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5073.6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峻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峻毅 |
主分类号: | B62M3/08 | 分类号: | B62M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455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踏板 踏板本体 螺槽 螺杆 安装槽 固定轴 曲柄 插销 卡环 本实用新型 自行车配件 表面开设 内部螺纹 内部设置 右侧内壁 牢固性 插接 把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该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包括曲柄和踏板本体,所述曲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踏板本体的左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轴远离曲柄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部插接,所述安装槽的右侧内壁开设有螺槽,所述螺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螺槽的一端与固定轴的右端固定连接。该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通过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插销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利用插销便于增加更换后的踏板本体牢固性,通过螺槽内部设置的螺杆,达到利用螺杆的拧动,使得便于将踏板本体进行更换,通过把手下表面开设的凹槽,达到经过开设的凹槽,使得便于将手抓住把手进行拉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自行车是传统产业,由于环保以及交通的问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健身工具,世界自行车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代步型交通工具向运动型、山地型、休闲型转变。
目前,自行车的配件踏板,自行车踏板是自行车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件,可以在骑行时增加脚的支撑面积,使得骑行更加的便捷,自行车踏板在骑行者骑行自行车过程中,若发生自行车倾倒现象则极易引起自行车脚踏板的损坏,踏板在损坏后需要进行更换,现有的自行车踏板在进行更换时,由于操作过程的复杂,达到不便于更换工作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踏板在进行更换时,由于操作过程的复杂,达到不便于更换工作的进行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包括曲柄和踏板本体,所述曲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踏板本体的左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轴远离曲柄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部插接,所述安装槽的右侧内壁开设有螺槽,所述螺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螺槽的一端与固定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踏板本体的正面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底壁开设有与安装槽内部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固定杆远离卡槽的一端贯穿开孔并延伸至开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杆位于开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踏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开槽内部相连通的活动孔,所述拉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活动孔的内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与开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踏板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下表面与拉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下表面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踏板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的内部插接有插销。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表面相连通的固定孔,所述插销远离第一卡环的一端贯穿固定孔并与第二卡环的内部插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与开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更换的自行车踏板,通过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插销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利用插销便于增加更换后的踏板本体牢固性,通过螺槽内部设置的螺杆,达到利用螺杆的拧动,使得便于将踏板本体进行更换,通过把手下表面开设的凹槽,达到经过开设的凹槽,使得便于将手抓住把手进行拉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峻毅,未经朱峻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5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