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4010.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乾强;康金钰;郭小鹏;栾胜坤;于江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动筒 限位保护装置 内衬 本实用新型 高度可调节 活塞杆轴线 拆装方便 航空试验 机械方式 通用性强 轴线方向 作动筒腔 活塞杆 可调节 内衬套 试验件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属于航空试验技术领域,其包括内衬及外套,内衬套设于作动筒活塞杆外,且内衬一侧具有限制作动筒活塞杆轴线移动的限制部,内衬另一侧可调节的与外套沿所述轴线方向设置,外套固定安装于作动筒腔体。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通过机械方式实现试验件的载荷保护,可靠性高,其高度可调节,通用性强,并且拆装方便,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试验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飞机研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地面疲劳试验,以便给出飞机结构的维修周期及疲劳寿命。疲劳试验一般耗时较长,短则一两月、长则两三年,在试验过程中,施加载荷的作动筒由于长期工作,其工作精度势必会降低,若由于作动筒精度的降低造成施加于飞机结构的载荷过大会造成飞机结构的损坏,因此在试验过程中载荷的超限保护尤为重要。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控制软件实现载荷保护,软件保护操作方便快捷,但液压执行机构会有一定迟滞效应,而且当遇到停电、计算机中毒等特殊意外时,这种方式就变得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通过机械结构限制作动筒的位移来实现载荷保护,防止各种突发状况对试验件造成损伤,以提高作动筒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可操作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其包括内衬及外套,内衬套设于作动筒活塞杆外,且内衬一侧具有限制作动筒活塞杆轴线移动的限制部,内衬另一侧可调节的与外套沿所述轴线方向设置,外套固定安装于作动筒腔体。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所述内衬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内半筒构成,其中所述内半筒壁上设有至少两凸起及与所述凸起配合的豁口,两内半筒通过凸起及豁口实现组合成一内衬。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两凸起的连线与两豁口的连线交叉。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内衬内表面光滑且外表面设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所述外套由两结构相同的外半筒构成,两外半筒对置后具有与所述内衬外径的相同的内孔,且所述外半筒内孔设有与内衬外表面螺纹向配合的内螺纹,以实现内衬与外套的相对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方案中,两外半筒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另一侧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通过机械方式实现试验件的载荷保护,可靠性高,其高度可调节,通用性强,并且拆装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中一内半筒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内半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两内半筒组合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套一侧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套另一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作动筒限位保护装置主要由内衬1和外套2两部分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40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冻干机的内置盘管冻干箱
- 下一篇:一种水处理过滤膜组定位压紧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