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2362.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骏;陆渊;宋海云;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德众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鳗鲡 沉淀池 养殖池 集水箱 溢流池 吸水管 本实用新型 集污排污 不锈钢网 底部相通 排污效果 水体水质 水质影响 上端 连通管 下端 相通 垂直 生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包括溢流池、沉淀池和集水箱,所述溢流池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所述溢流池和沉淀池设置在鳗鲡养殖池的一侧,所述集水箱安装在鳗鲡养殖池的底部,所述集水箱的上部固定有不锈钢网,所述集水箱的下部通过连通管与沉淀池的下部相连并相通;所述沉淀池内垂直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与溢流池的底部相通,吸水管下端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鳗鲡养殖池的水体水质,在提高鳗鲡鱼品质的同时,避免水质影响鳗鲡鱼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鳗鲡产量最大的国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使鳗鲡成为我国水产品创汇最多的水产养殖对象之一。2012年中国鳗鲡养殖遭遇危机,欧洲鳗苗继续禁止出口,亚洲鳗苗产量降至常年的1/3,鳗苗价格创历史新高,致使2012年中国鳗鲡出口量下降,但出口创汇共计11.96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0.1%。出口量下降,创汇额依然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价格逐渐与国外同类产品拉平,售价上升弥补了出口量的减少,使其创汇保持历史高位。
随着集约化鳗鲡养殖的发展,鳗鲡养殖池单产不断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体排泄物、残饵等沉积在塘底越来越厚,淤泥沉积使池塘有效水深越来越浅,底泥大量释放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硫酸盐等有害废物,引起养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环境恶化,直接破坏养殖水域生态平衡,使水产动物疾病频发、水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下降、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养殖效益降低,池塘底泥淤积和水质恶化已成为制约渔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传统的底泥和水质改良方法主要为人工清淤、机械清淤、夏季晒塘、使用药物等方法,但由于成本较高、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影响正常的渔业生产周期等原因未能得到有效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
一种案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包括溢流池、沉淀池和集水箱,所述溢流池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所述溢流池和沉淀池设置在鳗鲡养殖池的一侧,所述集水箱安装在鳗鲡养殖池的底部,所述集水箱的上部固定有不锈钢网,所述集水箱的下部通过连通管与沉淀池的下部相连并相通;
所述沉淀池内垂直设有吸水管;
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与溢流池的底部相通,吸水管下端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连通管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鳗鲡养殖池的底部为锥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吸水管下端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在20-5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溢流池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
优选地,所述连通管的倾斜角度为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鳗鲡养殖养殖过程产生的鱼食、鱼粪等残渣废物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集水箱和沉淀池内,当需要进行排污时,开启排污阀污水从溢流池流出,由于鳗鲡养殖池和溢流池是连通的,溢流池水位下降后,水会从集水箱经连通管流入沉淀池内,沉淀池内的水从吸水管进入溢流池,从而将鱼食、鱼粪等残渣废物从鳗鲡养殖池内排出;
2)当关闭排污阀后,沉淀池内的水再次进行沉降;
3)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鳗鲡养殖池的水体水质,在提高鳗鲡鱼品质的同时,避免水质影响鳗鲡鱼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德众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德众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2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用宠物观赏箱
- 下一篇:一种利用水泥预制板组合的精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