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升装置的新型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81647.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建工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升装置 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 承重机构 夹持油缸 市场应用 直接安装 盖板 夹持板 支撑梁 支撑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升装置的新型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梁、夹持油缸、支撑筒、盖板和夹持板。本实用新型的顶升装置的新型夹持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可以直接安装至顶升装置上作为承重机构使用,符合市场应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开发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升装置的新型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海洋资源的开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海洋石油开采的范围由近海正逐渐扩张到了远离海岸线的深海区域,造成了传统的深海采油平台浮拖安装法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而不再适用。浮托安装法利用驳船的调载能力改变深海采油平台的的上下升降完成与导管架的对接,克服了传统安装方法的不足,同时避免了海上分块组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将大型深海采油模型安装好运输到海上的过程中,需要液压顶升,而对于顶升装置,最为重要的就是其中作为承重构件的夹持机构,目前市面上的夹持机构大多数都是插销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故市场上对于夹持机构的研究开发仍存在空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顶升装置的新型夹持机构,所述顶升装置新型夹持机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顶升装置新型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梁,夹持油缸,支撑筒,盖板,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为左右对称的直角V形开口;所述盖板覆盖于夹持板上,并与支撑筒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油缸在盖板两侧各安装一个;所述支撑筒的筒壁上设计有插板槽,为了能够使夹持板插入并固定;所述支撑梁位于整体结构底部,用于承重;所述支撑筒顶部与底部都设有楔口,方便必要时可以叠加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内壁的半径为167mm,高度为381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内壁的插板槽,插板槽距离下表面的距离为271mm。
本实用新型的顶升装置的新型夹持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可以直接安装至顶升装置上作为承重机构使用,符合市场应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结构半剖图。
附图标记:1-支撑梁,2-夹持油缸,3-支撑筒,4-盖板,5-夹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顶升装置新型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梁1,夹持油缸2,支撑筒3,盖板4,夹持板5;所述夹持板5为左右对称的直角V形开口;所述盖板4覆盖于夹持板5上,并与支撑筒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油缸2在盖板4两侧各安装一个;所述支撑筒3的筒壁上设计有插板槽,为了能够使夹持板5插入并固定;所述支撑梁1位于整体结构底部,用于承重;所述支撑筒3顶部与底部都设有楔口,方便必要时可以叠加垫块。
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撑筒3内壁的半径为167mm,高度为381mm。
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撑筒3内壁的插板槽,插板槽距离下表面的距离为271m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而做出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也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替换及修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建工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建工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1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型立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施工升降设备配套电缆的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