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游动物采集装置及浮游动物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9509.0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4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征云;李莉;江文渊;张彦敏;李红柳;郭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游动物 采集装置 固定杆 收集袋 输送管 采集系统 本实用新型 采集 工作效率 技术效果 快速收集 传统的 连通 耗时 水域 河流 局限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游动物采集装置及浮游动物采集系统,涉及浮游动物收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采集装置、输送管和收集袋;通过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设置相互连通的采集装置、输送管和收集袋,采集装置将河流浮游动物经过输送管输送到收集袋中,使浮游动物在收集袋中收集,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浮游动物采集方法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而且适宜采集水域比较局限,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快速收集浮游动物,节省人力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游动物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游动物采集装置及浮游动物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自身又是更高营养级生物的实物,在浮游食物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分布特征与数量变动及次级生产力水平对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资源产出及运转都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浮游动物群落的组成及丰富度分布是研究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浮游动物采集普遍采用人工拖曳网兜来收集浮游动物。
但是,传统的浮游动物采集方法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而且适宜采集水域比较局限,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游动物采集装置及浮游动物采集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浮游动物采集方法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而且适宜采集水域比较局限,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游动物采集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采集装置、输送管和收集袋;采集装置通过输送管与收集袋连通,采集装置远离输送管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的侧壁连接,收集袋远离输送管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杆连接,采集装置设置有采集口,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插入到水底泥土中,以使采集口伸入到水平面以下;采集装置通过采集口将河流浮游动物经输送管进入到收集袋中,收集袋用于将河水滤出,以收集浮游动物。
进一步的,采集装置包括采集泵和采集管;
采集泵与第一固定杆的侧壁连接,采集管与采集泵靠近河流水平面的一侧连接,采集管与输送管连通,采集口设置于采集管靠近河流水平面的一端,采集泵用于使河流浮游动物经采集管和输送管进入到收集袋中。
进一步的,采集管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滤网。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底部均设置有伸入端;
伸入端插入到水底泥土中,以使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设置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收集袋内设置有用于筛分浮游动物的滤板。
进一步的,滤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通孔的数量为200个。
进一步的,收集袋靠近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伸缩部;
伸缩部与输送管连通,以使收集袋可于输送管和第二固定杆之间伸缩。
进一步的,浮游动物采集装置还包括拉绳;
收集袋通过拉绳与第二固定杆连接,拉绳用于带动收集袋的一端沿着第二固定杆移动,以将收集袋内的浮游动物取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浮游动物采集系统,包括浮游动物采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9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蛤仔振动采捕机
- 下一篇:一种表面具有超薄锌铬涂层的高耐蚀高碳合金钢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