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导光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7326.5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颖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本体 量子层 贴覆 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 出光面 上表面 下表面 材料吸收 出光辉度 出射光线 散射粒子 灵敏度 入光面 变窄 导出 底面 量子 节能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导光板,包括有导光板本体,该导光板本体具有将光束导入导光板本体内的入光面、将光束从导光板本体内导出的出光面以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导光板本体包括有量子层、PS层以及PC层,该PS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上表面;该PC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下表面。通过导光板本体由量子层、PS层以及PC层构成,该PS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上表面;该PC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下表面,量子材料吸收能力非常大,能够大大提高灵敏度,且节能;本实用新型出射光线变窄、提高出光辉度,配合底面上的散射粒子,使导光板出光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导光板。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面板中的液晶本身不具备发光特性,因而,为达到显示效果,须给液晶显示器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其功能在于向液晶显示器面板供应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面光源。
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由光源、反射板、导光板、扩散板及棱镜层等构成,其中导光板是背光模组中的关键组件,其作用在于引导入射光经导光板散射及反射而转换成面光源。
现有的导光板包括一入光面,一与该入光面相邻的出光面,及一与该出光面相对的底面。该光源邻近该入光面设置,该反射板邻近该底面设置,该扩散板邻近该出光面设置。该底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圆形扩散点。该扩散点可有效反射及扩散射至其上的光线,从而提高该导光板和该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与出光均匀度。
但是,该光源发出的光线自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后,部分光线需在导光板中间穿过,光程较长,且需经过多次反射,会造成光损失,光能损耗较大,从而导致该导光板的光利用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导光板,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之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导光板,包括有导光板本体,该导光板本体具有将光束导入导光板本体内的入光面、将光束从导光板本体内导出的出光面以及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导光板本体包括有量子层、PS层以及PC层,该PS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上表面;该PC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下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光面位于PS层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面位于PC层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入光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导光槽,多个第一导光槽连续接邻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光槽和不均匀分布于该底面的多个散射粒子,多个第二导光槽连续接邻排列。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光槽和第二导光槽为V型槽、U型槽、梯形槽或圆弧形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射粒子是由两种折射率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圆球状中空结构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导光板本体由量子层、PS层以及PC层构成,该PS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上表面;该PC层贴覆在量子层的下表面,量子材料吸收能力非常大,能够大大提高灵敏度,且节能;本实用新型出射光线变窄、提高出光辉度,配合底面上的散射粒子,使导光板出光更均匀。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底面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颖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颖锋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7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振分光棱镜
- 下一篇: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