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厌氧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7133.X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7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韩一栋;杨婕妤;朱艳;谈凤英;张梁;茂德金;林小兵;许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厌氧 酸化反应区 进料管 进液管 污泥泵 新型废水 抽液管 出液管 分料锥 厌氧罐 贯穿 本实用新型 进料管出口 有机物表面 充分混合 罐体内部 出料管 排出罐 喷液管 漂浮物 体内腔 厌氧菌 溢出口 等距 浮渣 污泥 附着 漂浮 分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厌氧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有酸化反应区,所述酸化反应区下方设有厌氧分解区,所述罐体一侧设有进料管,且所述进料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进料管出口下方设有分料锥,且所述分料锥位于酸化反应区,所述进料管下方设有厌氧液进液管,且所述厌氧液进液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厌氧液进液管下方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一侧设有抽液管,且所述抽液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污泥泵一侧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一侧等距设有喷液管,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管,本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使污泥与厌氧液充分混合,厌氧菌充分附着在有机物表面,大大提高了厌氧效率,可以将漂浮于液面上的浮渣经漂浮物溢出口排出罐体内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厌氧罐,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废水也在不断增加,若不对废水加以处理而排放,则会导致环境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当处理COD含量较高的污水时,通常采用厌氧罐进行厌氧处理,在现有技术中,人们也发明多种不同的工艺方法和设备试图对厌氧罐的浮渣进行去除,其处理系统采用破壳搅拌、推流向下搅拌等,都是将浮渣重新混合进入到厌氧罐内的沼液中,然后在随着沼液一起排出,由于浮渣层较厚时,完全不能将浮渣混入沼液中,因此对浮渣排除的效率较低,而且,污泥沉积在酸化厌氧罐底部,而靠近罐体底部的污泥,难以与废水充分接触,从而难以发挥充分的废水处理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厌氧罐,通过设有污泥泵与喷液管,通过污泥泵可以将厌氧液从厌氧分解区抽出,经喷液管送入罐体内腔下层并形成旋流,使下层含有厌氧菌的污泥与厌氧液充分混合,随着污泥泵的循环工作,厌氧分解区的厌氧菌充分附着在有机物表面,大大提高了厌氧效率,通过设有漂浮物溢出口与冲洗管,可以将漂浮于液面上的浮渣经漂浮物溢出口排出罐体内腔,浮渣堵塞漂浮物溢出口或排出管时,打开冲洗管向存渣罐内冲水,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被卡住的浮渣被冲击出去,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废水处理厌氧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部设有酸化反应区,所述酸化反应区下方设有厌氧分解区,所述罐体一侧设有进料管,且所述进料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进料管出口下方设有分料锥,且所述分料锥位于酸化反应区,所述进料管下方设有厌氧液进液管,且所述厌氧液进液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厌氧液进液管下方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一侧设有抽液管,且所述抽液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污泥泵一侧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一侧等距设有喷液管,且所述喷液管均贯穿罐体一侧,所述罐体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罐体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一侧设有冲洗管,且所述冲洗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冲洗管下方设有漂浮物溢出口,所述漂浮物溢出口底部设有排出管,且所述排出管贯穿罐体一侧,所述排出管底部设有存渣罐。
进一步而言,所述冲洗管一端连接有水源。
进一步而言,所述喷液管的数量为三个,且所述喷液管的同方向倾斜角度为 15°~45°。
进一步而言,所述出料管一侧设有阀门。
进一步而言,所述存渣罐一侧设有液位观察口,液位观察口下方设有排污口,排污口设有阀门。
进一步而言,所述污泥泵连接有电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设有污泥泵与喷液管,通过污泥泵可以将厌氧液从厌氧分解区抽出,经喷液管送入罐体内腔下层并形成旋流,使下层含有厌氧菌的污泥与厌氧液充分混合,随着污泥泵的循环工作,厌氧分解区的厌氧菌充分附着在有机物表面,大大提高了厌氧效率,通过设有漂浮物溢出口与冲洗管,可以将漂浮于液面上的浮渣经漂浮物溢出口排出罐体内腔,浮渣堵塞漂浮物溢出口或排出管时,打开冲洗管向存渣罐内冲水,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被卡住的浮渣被冲击出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7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