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7092.4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2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彭诗雄;魏毅然;汪宏志;刘斌;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壹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电机 外接装置 容纳槽 外壳内部 底端 驱动电机 升降装置 轴承外盖 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 表面焊接 电机端盖 动力机构 机油回收 上端表面 上端固定 移动升降 定位销 固定耳 漏油管 伸缩杆 卡扣 下端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包括外接装置外壳和动力机构,所述外接装置外壳内部底端连接的升降装置内部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侧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外接装置外壳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直线电机容纳槽,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耳,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轴承外盖,所述轴承外盖下端表面焊接有漏油管,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端盖,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下侧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外接装置外壳内部底端连接的升降装置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该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将电机工作后产生的机油回收,且移动升降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直线电机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换成直线运动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它可以看成是一台旋转电机按径向剖开,并展成平面而成。直线电机也称线性电机,线性马达,直线马达,推杆马达。最常用的直线电机类型是平板式和U型槽式,和管式。线圈的典型组成是三相,有霍尔元件实现无刷换相。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发展和应用直线电机,使得直线电机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对各类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的外接装置在某些方面还有些缺点和不足,比如:装置不具备对电机工作后产生油进行回收,而且直线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够灵活,不能够移动和调节高度,因此寻求一种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成为目前主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包括外接装置外壳和动力机构,所述外接装置外壳内部底端连接的升降装置内部底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侧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外接装置外壳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直线电机容纳槽,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耳,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内部中间固定连接有轴承外盖,所述轴承外盖下端表面焊接有漏油管,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端盖,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下侧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外接装置外壳内部底端连接的升降装置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液压气缸、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动力机构左侧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右侧安装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
优选的,所述漏油管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油盒,且接油盒的开口直径与漏油管的直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通过微型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线电机容纳槽下端安装有伸缩支架,且伸缩支架通过连接轴与伸缩杆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上侧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侧安装有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直线电机用外接装置通过在动力机构左侧安装有液压气缸,液压气缸右侧安装有活塞头,活塞头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直线电机容纳槽通过微型滑轮与滑轨滑动连接,优点是液压气缸通过活塞头反复运动在腔室内产生气压,从而产生动力,然后通过活塞头将力传递给活塞杆,进而活塞杆可推动直线电机容纳槽移动,使得直线电机容纳槽通过滑块在滑轨上移动,方便电机在不同位置工作,灵活实用,漏油管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油盒,优点是通过外接作用可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油通过漏油管进入到接油盒而回收,节省了资源,直线电机容纳槽下端安装有伸缩支架,驱动电机上侧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上侧安装有从动齿轮,优点是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伸缩杆上下移动,进而对电机容纳槽的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壹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壹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70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侧隐藏出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