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蜡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7055.3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潘丹;贾宏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聚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 | 分类号: | B01J2/02;C10G7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朱进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壶体 造粒装置 蜡液 本实用新型 壶体上部 简易 圆孔 开口结构 开口处 蜡颗粒 壶把 蜡粒 吸入 冷却 体内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简易蜡造粒装置,包括壶体,壶体上设置有壶把;在壶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圆孔;壶体内蜡液从圆孔滴出冷却形成蜡粒;壶体上部为开口结构,壶体上部开口处设有控制壶体吸入蜡液和滴出蜡液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简易蜡造粒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实验室少量制作蜡颗粒样品的技术问题,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蜡造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少数量的简易蜡制造颗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蜡产品的外观型状有颗粒、块状、粉末等几种,通常都是通过大装置设备生产出来,一次生产通常都要几百公斤以上,而在实验室制样过程中,不可能选用几百公斤做样品,而几百克到一、二公斤的蜡颗粒样品却无法制作,因此需要一种小型的适合实验室用的蜡造粒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蜡造粒装置,解决了实验室少量制作蜡颗粒样品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蜡造粒装置,包括壶体,壶体上设置有壶把;在壶体的底部设有若干圆孔;壶体内蜡液从圆孔滴出冷却形成蜡粒;壶体上部为开口结构,壶体上部开口处设有控制壶体吸入蜡液和滴出蜡液的装置。
作为优选,控制壶体吸入蜡液和滴出蜡液的装置为设置在壶体开口处的吸耳球。
作为优选,控制壶体吸入蜡液和滴出蜡液的装置为设置在壶体开口处的可压缩气囊;可压缩气囊上还设有把手。
作为优选,控制壶体吸入蜡液和滴出蜡液的装置为设置在壶体开口处的筒体;筒体的上部设有安装孔;筒体内设有芯杆,芯杆穿过安装孔伸至筒体外;芯杆的下端设有胶塞;芯杆的上端设有杆柄,芯杆和杆柄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圆孔的直径为2-4mm。
作为优选,在壶体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底盖,底盖与壶体的底部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吸耳球可拆卸的设置在壶体的开口处。
作为优选,可压缩气囊可拆卸的设置在壶体的开口处。
作为优选,筒体可拆卸的设置在壶体的开口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使用方便快捷,能够满足实验室中少量快速制造蜡粒的需要;另外本实用新型经过拆卸安装后可以作为普通水壶使用,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蜡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蜡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三中蜡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壶体1底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简易蜡造粒装置,包括壶体1、圆孔2、吸耳球3、可压缩气囊4、筒体5、芯杆6、胶塞7和底盖8;壶体1连接有壶把11;壶体1的底部设有若干圆孔2;壶体1内蜡液从圆孔2滴出冷却形成蜡粒;壶体1上部为开口结构,开口处设有控制壶体1吸入蜡液和滴出蜡液的装置。其中圆孔2的直径不宜太大,优选为2-4mm。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控制壶体1吸入蜡液和滴出蜡液的装置为设置在壶体1开口处的吸耳球3;捏住吸耳球3,使吸耳球3内形成负压,将壶体1放入蜡液中,松开吸耳球3,蜡液从圆孔2进入壶体1,再将水壶移到一张干净的不锈钢平台上,控制吸耳球3将蜡滴到不锈钢平台上,等蜡冷却后从不锈钢平台上刮下即完成蜡粒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聚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聚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7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钝化剂的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顶驱式湿法混合制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