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的外丝嵌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6449.7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0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晋;张雯璐;王悦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津晋 |
主分类号: | F16L15/00 | 分类号: | F16L15/00;F16L4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6000 山西省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丝嵌件 螺纹段 嵌件本体 内壁 改良型 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 环形燕尾槽 安装过程 部位增加 环形加强 上水软管 使用寿命 圆环平面 渗漏水 外端面 外丝管 燕尾槽 上端 折断 塑件 外壁 易被 中和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丝嵌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型的外丝嵌件,该外丝嵌件能够增强与上水软管的密封性,减少渗漏水的情况,并且对在安装过程中和长时间使用后易被折断的部分进行了加强设计,在塑件和外丝嵌件容易脱离的部位增加了内壁燕尾槽,从而提升了外丝管件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嵌件本体,嵌件本体的上端连接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的外端面为圆环平面,螺纹段根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强块,螺纹段根部的内壁设有环形加强片,所述嵌件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燕尾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丝嵌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良型的外丝嵌件。
背景技术
外丝嵌件通常用于PPR、PB以及PE等塑料管件中,现有的外丝嵌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现有外丝嵌件的顶部由于外螺纹壁厚不足;或在加工时不注意对顶部平面的保护;或在加工螺纹前,用车刀车内、外倒角时,车去的部分过大,导致外丝嵌件顶部不仅窄而且有微小的坑洼,形不成明显的密封平面,在与上水软管连接后,由于外丝嵌件的顶部不平整,导致在与之接触的上水软管内的橡胶密封圈上不能形成有效的密封面,甚至在安装时往往会被其不平整的顶部扎伤或划伤,容易在日后出现渗漏水的情况。
二、外丝嵌件通常由合金铜等金属制成,长时间使用后,金属会被锈蚀,在用扳手安装上水软管时,扳手夹着上水软管的螺帽,把力量作用在外丝嵌件端口的顶部,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螺纹段的根部由于没有PPR等塑材的包覆,容易出现被折断的情况。
三、外丝嵌件本体的外部上有很多厂家在使用燕尾槽结构的加强环,燕尾槽的结构能够很好的与塑件结合,增强密封性。但是在外丝嵌件本体的内部没有厂家采用燕尾槽结构,导致外丝嵌件本体的内壁与塑件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增加了渗漏水的风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外丝嵌件渗漏水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在冷热交替的季节,由于塑件和外丝嵌件的热涨冷缩系数不一样,出现渗漏的情况会有所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型的外丝嵌件。该外丝嵌件能够增强与上水软管的密封性,减少渗漏水的情况,并且对在安装过程中和长时间使用后易被折断的部分进行了加强设计,在塑件和外丝嵌件容易脱离的部位增加了内壁燕尾槽,从而提升了外丝管件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良型的外丝嵌件,包括嵌件本体,嵌件本体的上端连接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的外端面为圆环平面,螺纹段根部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强块,螺纹段根部的内壁设有环形加强片,所述嵌件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燕尾槽。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加强片与螺纹段以及嵌件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的数量为2个,或为3个,或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均匀分布在螺纹段根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的纵断面为三角形,或为四边形,或为扇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加强片的高度为螺纹高度的1/3-1/2。
进一步地,所述燕尾槽的数量为2个,或为3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外丝嵌件螺纹段的外端面设计为圆环平面,这样外丝嵌件与上水软管连接时,不会损伤与之接触的上水软管螺帽内置的橡胶密封圈,能够与该橡胶密封圈形成有效密封面,减少渗漏水的情况,增强上水软管的使用寿命。
2、在外丝嵌件螺纹段的内壁和外壁上分别进行了加强片和加强块的设计,增强了外丝嵌件易损部位的强度,从而增加外丝嵌件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3、在外丝嵌件本体的内壁增加燕尾槽设计,可以使外丝嵌件的内壁与塑材更好地结合,增加二者的结合力,从而减少了外丝管件渗漏水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津晋,未经张津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6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