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脱硫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6087.1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维;马志刚;王巧真;江浩;单选户;白云峰;初炜;任绍华;刘洋;姜圆;刘亚;王天博;王大龙;徐大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5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床层 脱硫物料 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填充 空置 脱硝 本实用新型 饱和状态 烟气反应 烟气 高效脱硫 环保技术 间隔设置 设备领域 烟气流动 下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该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至少包括在初始状态下沿烟气流动的通道依次间隔设置的填充脱硫物料的第一反应床层、填充脱硝物料的第二反应床层和空置的第三反应床层。其中,当第一反应床层中的脱硫物料与烟气反应达到饱和状态时,第一反应床层可形成为空置状态,第三反应床层可设置成填充脱硝物料,第二反应床层可设置成填充脱硫物料;当第二反应床层中的脱硫物料继续与烟气反应达到饱和状态时,第一反应床层可设置成填充脱硫物料,第二反应床层至少可形成为空置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可实现对烟气的高效脱硫脱硝,且对烟气的处理更为经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国内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还是以传统的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联合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为主,由于该方法采用两种技术,因此需要配套两套装置,而且需要配备额外的除尘装置,因此导致其占地面积较大,投资和运行成本均较高,并且烟气净化处理后还会产生废水废渣等二次污染的问题。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中、小型锅炉来满足用户对供暖的需求,对这类中、小型锅炉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环保指标要求,投资和运行成本,现场布置、占地空间等因素也非常关键。而鉴于上述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显然不能满足对中、小型锅炉所产生的烟气的处理的经济性。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针对当前的中、小型锅炉,寻求一种能够对其产生的烟气实现高效脱硫脱硝,且更为经济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对烟气的高效脱硫脱硝,且使得对烟气的处理更为经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至少包括:在初始状态下沿烟气流动的通道依次间隔设置的填充有脱硫物料的第一反应床层、填充有脱硝物料的第二反应床层和空置的第三反应床层。其中,当第一反应床层中的脱硫物料与烟气反应达到饱和状态时,第一反应床层能够形成为空置状态,第三反应床层能够设置成填充脱硝物料,同时第二反应床层能够设置成填充脱硫物料;当第二反应床层中的脱硫物料继续与烟气反应达到饱和状态时,第一反应床层能够设置成填充脱硫物料,同时第二反应床层至少能够形成为空置状态。
进一步地,第一反应床层与第二反应床层之间、第二反应床层与第三反应床层之间均设置有喷氨格栅层。
进一步地,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包括形成在第一反应床层前的进气口和形成在第三反应床层后的出气口,其中,第一反应床层与进气口之间设置有除尘过滤层。
进一步地,位于进气口与除尘过滤层之间的烟气流动的通道中设置有导流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反应床层、第二反应床层与第三反应床层均形成为相同的片状,且各反应床层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料口,底部均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地,各进料口与出料口处均设置有锁气装置。
进一步地,烟气脱硫脱硝装置还包括在初始状态下设置在第二反应床层和第三反应床层之间的填充有脱硝物料的第四反应床层。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可实现对烟气的高效脱硫脱硝,其安装结构简单、占地空间较小、投资建设成本低,且运行可靠,使得其对烟气的处理更为经济。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尤其适用于当前中、小型锅炉,同时也适用于大型锅炉的辅助性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中电节能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6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