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晶闸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4985.3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宣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昆二晶整流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4 | 分类号: | H01L29/74;H01L23/367;H01L23/473;F16L33/1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模块 本实用新型 导热块体 冷却空腔 主导热片 水冷式 密封圈 冷却水泄漏 出水管道 进水管道 散热 水冷 外壁 连通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晶闸管模块,包括晶闸管模块本体,所述晶闸管模块本体的底部固设有导热块体,所述导热块体的内部设有冷却空腔,所述导热块体的外壁分别设有连通冷却空腔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所述冷却空腔靠近晶闸管模块本体的一面分布有若干的主导热片。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冷并结合主导热片的方式对晶闸管模块实现更好的散热,并通过密封圈的设置达到更好的密封,防止冷却水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闸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晶闸管模块。
背景技术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同时,需要对晶闸管配套使用散热器,以保证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排出。
公告号为CN2041567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晶闸管模块,该晶闸管模块包括:晶闸管安装板、阻容安装板、含散热器的晶闸管组件和绝缘子;所述晶闸管安装板的板面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散热孔的下方设有支撑板;所述含散热器的晶闸管组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晶闸管组件与散热孔对应,所述支撑板从晶闸管安装板伸出的长度不超过晶闸管的一极;所述阻容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晶闸管安装板上,且两者之间设有绝缘件;所述绝缘子设于所述晶闸管安装板的上下端。
上述专利中通过在晶闸管组件上设置散热器、晶闸管安装板上设置散热孔的方式,对晶闸管进行散热。由于晶闸管等电器元件的安装环境都是在箱体或柜体中,导致了晶闸管的安装环境都相对封闭;使得散热器与空气之间难以进行较好的热交换,导致该种散热方式难以对晶闸管实现较好的降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更好散热的水冷式晶闸管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冷式晶闸管模块,包括晶闸管模块本体,所述晶闸管模块本体的底部固设有导热块体,所述导热块体的内部设有冷却空腔,所述导热块体的外壁分别设有连通冷却空腔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所述冷却空腔靠近晶闸管模块本体的一面分布有若干的主导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晶闸管模块本体上产生的热量传导向导热块体,再通过导热块体传导向主导热片。冷却水从进水管道进入到冷却空腔内部,与导热块体和主导热片同时接触并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则从出水管道中流出,以此循环。使得晶闸管模块本体上的热量能快速的传导向冷却水,从而对晶闸管模块本体实现更好的散热。
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的主导热片交错排列形成形状为S型且两端分别连通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型流道的设置延长冷却水与主导热片和导热块体之间接触时间,使得冷却水与导热块体之间、冷却水与主导热片之间能更加充分的进行热交换,从对晶闸管模块本体实现更好的冷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导热片上固设有朝向流道方向延伸且未阻断流道的次导热片,所述次导热片沿着流道的流动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导热片的设置进一步增大主导热片与冷却水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能更好的传导向冷却水,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外壁均设有沿轴向排列设置的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与之适配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朝向导热块体一端的高度高于环槽的高度、另一端的高度低于环槽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管插进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时,通过密封圈的设置能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冷却水出现泄漏的现象。将密封圈的一端高度设为低于环槽的方式,使得橡胶管能顺利的插进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当橡胶管与密封圈高度较高的那端抵触时,达到密封。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槽的两侧壁均固设有嵌设进密封圈的限位环,所述密封圈上设有与限位环适配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昆二晶整流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昆二晶整流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4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