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捷移动式在线酸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4526.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雒和敏;马超亚;卢俊;张富畋;王若东;吉克智;常智;赵武军;裴辛学;李会英;陈军;宋鑫;郑华;陈敬;李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流量自控仪 高压柱塞泵 压力变送器 酸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高压针形阀 水罐 便捷移动 离心泵 主管道 注水井 撬座 酸罐 无线传输模块 变频控制柜 撬装式结构 变频控制 操作维修 防腐设备 结构工艺 连接管路 酸化作业 远程监控 在线作业 电连接 自动化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移动式在线酸化装置,包括撬座,撬座上设置有酸罐、水罐、高压柱塞泵、高压针形阀、离心泵、高压流量自控仪、变频控制柜及压力变送器,所述酸罐和水罐分别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主管道的一端,主管道的另一端依次通过高压柱塞泵、高压针形阀、离心泵、高压流量自控仪和压力变送器后与注水井相连;所述高压柱塞泵、高压流量自控仪、压力变送器分别电连接于变频控制柜上。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在线酸化装置存在结构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操作维修不便等问题,采用高压防腐设备,撬装式结构,并设计了无线传输模块进行自动化集成和远程监控,可以适应不同工况的注水井进行酸化作业,可实现在线作业,能够减轻了施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注水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捷移动式在线酸化装置。
背景技术
长庆油田在多年的注水开发中,部分区块注水压力高,达不到配注要求,增注有效期短,尚无长效措施。酸化是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主要手段之一,酸化技术就是在注水过程中,利用泵入油层的酸液与油层中矿物质或胶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从而提高油层渗透能力或者解除油层堵塞物的工艺技术。
目前海上油田的注水井酸化主要采用常规酸化模式,典型施工程序依次为注入前置液、处理液、后置液三段液体,该酸化模式存在酸化设备占地面积大、酸化作业时间长、作业程序复杂、作业环境要求高和协调难度大等问题,且注水井多井次频繁酸化作业给海上油田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陆地油田存在配液、运输麻烦,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风险大(气候、环境恶劣,路途遥远)等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的注水井在线酸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酸化装置存在结构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操作维修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线注入装置将长期作用的酸化液与水同注,用酸液解除生产井和注水井井底附近的污染,清除孔隙或裂缝中的堵塞物质,或者改善地层原有孔隙或裂缝,解除储层的深度方向堵塞,改善储层吸水剖面,提高地层渗透率,从而实现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目的。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捷移动式在线酸化装置,包括撬座,所述撬座上设置有酸罐、水罐、高压柱塞泵、高压针形阀、离心泵、高压流量自控仪、变频控制柜及压力变送器,所述酸罐和水罐分别通过连接管路连接于主管道的一端,主管道的另一端依次通过高压柱塞泵、高压针形阀、离心泵、高压流量自控仪和压力变送器后与注水井相连;所述高压柱塞泵、高压流量自控仪、压力变送器分别电连接于变频控制柜上。
所述酸罐、水罐底部的连接管路上均设有球阀和流量计。
所述高压流量自控仪和压力变送器之间连接有单向阀。
所述撬座上还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由壬接头经管线与水罐连通。
所述撬座上还设有酸液进口,酸液进口通过由壬接头经管线与离心泵相连,离心泵通过管线与酸罐连通。
所述离心泵与酸罐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设有倒换阀门。
所述变频控制柜无线连接站控平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在线酸化装置存在结构工艺复杂、价格昂贵、操作维修不便等问题,采用高压防腐设备,撬装式结构,并设计了无线传输模块进行自动化集成和远程监控,可以适应不同工况的注水井进行酸化作业,可实现在线作业,能够减轻了施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捷移动式在线酸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4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