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调控集成控制系统及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4040.1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旭;邢小强;魏建东;王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H01M10/48;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554;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装置 电池箱 第二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 集成控制系统 温度调控 控制器 电池组 冷装置 检测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控制 自动化控制 风冷装置 检测电池 停止加热 温度超过 温度反馈 选择控制 锂电池 加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调控集成控制系统及电池组。该温度调控集成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相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风冷装置,加热装置和风冷装置用于设置于电池箱外;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箱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反馈,选择控制加热装置为电池箱加热或风冷装置为电池箱降温;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加热装置工作中的自身温度超过其温度阈值,控制器控制加热装置关闭,停止加热,以保护加热装置,能够实现对电池箱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温度调控集成控制系统及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温度对锂电池寿命有较大的影响。冰点以下环境或者高温的环境都有可能使锂电池在电子产品打开的瞬间烧毁,在外界温度较冷的情况下为锂电池加热、在外界温度较高为锂电池降温关系到锂电池的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如何实现对锂电池温度调节的自动化控制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温度调控集成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锂电池进行温度调节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锂电池进行温度调节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温度调控集成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风冷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风冷装置用于设置于电池箱外;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箱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反馈到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加热装置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反馈到所述控制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度调控集成控制系统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于设置于所述电池箱的外侧,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风冷装置集成设于所述外壳上;
所述外壳面向所述电池箱的一侧设置有相邻的第一流通口和第二流通口,所述第一流通口用于所述加热装置形成的气流循环,所述第二流通口用于所述风冷装置形成的气流循环;
所述第一流通口和所述第二流通口之间铰接有转换门,所述转换门用于导通所述第一流通口并封闭所述第二流通口,或所述转换门用于导通所述第二流通口并封闭所述第一流通口。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换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且所述第一门体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门体所在平面呈夹角;所述第一门体与所述第一流通口相匹配,所述第二门体与所述第二流通口相匹配;
所述第一门体和所述第二门体之间通过扭簧铰接于所述外壳。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机和加热组件,所述外壳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加热组件的加热腔,且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组件上;
所述外壳面向所述电池箱的一侧设置有热气出口,所述热气出口和所述流通口分别连通于所述加热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能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4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院消毒供应室用恒温水槽
- 下一篇:整车表调液循环温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