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3945.7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8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任磊;张书红;吕庐峰;黄汤舜;李延军;陈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31/06 | 分类号: | C10G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周建秋;郑永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壳体 降温段 样品承载机构 本实用新型 热反应装置 反应样品 气体入口 顶盖 反应段 开口 顶部设置 加热机构 气体出口 升降机构 中空的 密封 升降 承载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反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和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顶盖,所述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对反应样品进行预热和降温的预热降温段以及用于对预热后的样品进行反应的反应段,所述预热降温段上设置有第一气体入口,所述反应段上设置有第二气体入口和加热机构,所述预热降温段和/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承载反应样品的样品承载机构和驱动所述样品承载机构在所述壳体中升降的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够快速进行升温和降温,提高单位时间内实验的次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的重质化、劣质化,目前市场上的渣油占比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针对渣油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渣油加工工艺大致可以分为脱碳和加氢两类,其中脱碳工艺又包括催化裂化过程和热加工过程。虽然渣油的热加工工艺技术相对成熟,但是还是存在有待研究的问题,以延迟焦化为例,延迟焦化凭借其流程简单、技术成熟、装置投资较低等特点,目前仍然是主要的渣油加工工艺,随着渣油中硫含量不断上升,导致高硫石油焦的产量逐年上升,高硫石油焦面临着出厂问题,因此降低石油焦硫含量成为渣油处理的研究内容之一。该研究内容其中一个方向是对渣油中的硫化物进行氧化处理,使得硫化物在焦化时以气态的形式转化,降低焦炭中硫的含量。该研究方向最直接的评价方法便是获得焦炭并检测其中硫化物的含量。另外,渣油在预热、转运、后处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是生焦的问题,而且由于渣油的结构复杂,性质也千差万别,对于渣油的低温热转化过程机理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针对不同条件下渣油热反应建立一个快速评价微型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国专利CN 102944667A公开了一种双反应器焦化原料评价装置,该评价装置的反应器为密闭的管式反应器,一个加热设备上可同时进行两个实验,一个为标准样,一个为待测样,实现了相同条件下的对比实验。但是该装置无法实现多个样品同时发生反应和反应后样品的快速降温,而且操作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反应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能够快速进行升温和降温,提高单位时间内实验的次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反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和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顶盖,所述壳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用于对反应样品进行预热和降温的预热降温段以及用于对预热后的样品进行反应的反应段,所述预热降温段上设置有通入用于降温的气体的第一气体入口,所述反应段上设置有通入用于预热降温段升温的气体的第二气体入口和加热机构,所述预热降温段和/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承载反应样品的样品承载机构和驱动所述样品承载机构在所述壳体中升降的升降机构。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由上至下穿过所述顶盖进入所述壳体中,且热电偶的底端伸入所述样品承载机构中,所述热电偶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以在升降机构驱动下与所述样品承载机构同时升降。
可选的,所述反应段中设置有用于支撑降至反应段中的样品承载机构的支撑机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机构为从所述反应段内壁向内凸起的支撑架。
可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设备以及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设备和样品承载机构的连接件。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由上至下伸入所述壳体中的绳索和与所述绳索相连的固定板,所述样品承载机构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可选的,所述样品承载机构为样品盘,所述样品盘上开设有多个样品槽。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密封反应管;所述密封反应管的底端设置于样品承载机构中,顶端向上延伸并伸出所述顶盖。
可选的,所述反应段的底部设置有出油口。
可选的,所述反应段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气体入口连通且向上延伸的进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3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油生产用分馏塔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外置式静电聚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