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片式耳机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3296.0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4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董满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协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13/627;H01R13/502;H01R13/02;H01R13/1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曾毓芳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金属片 耳机插座 耳机插头 内腔 插座本体 塑胶顶块 贴片式 弹片 金属 本实用新型 接触不良 一端开口 底端面 连接头 两侧面 内腔中 导电 拔插 拔出 三面 限位 镶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贴片式耳机插座,包括插座本体、连接金属片、塑胶顶块、和金属拔插弹片,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放置一耳机插头的内腔,所述内腔一端开口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金属片用于导电,所述连接金属片包括第一连接金属片、第二连接金属片、第三连接金属片、第四连接金属片、第五连接金属片和第六连接金属片;所述塑胶顶块镶嵌在所述第六连接金属片上。该贴片式耳机插座通过第一连接金属片和第二连接金属片使得该耳机插座可以与不同规格的耳机插头连接,实用性强;采用第四连接金属片与塑胶顶块从内腔的两侧面和金属拔出弹片从内腔的底端面限位实现三面将耳机插头固定在插座本体的内腔中,避免了该耳机插座与耳机插头连接接触不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插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贴片式耳机插座。
背景技术
耳机插座主要应用于手机立体设计、CD机、无线电话、MP3机、数字化笔记本电脑、DVD、数码相机。通讯技术高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类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对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精密度要求逐步提高。耳机插座作为手机、电脑等必不可少的连接器之一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
耳机插座的孔径是国际标准,插口孔径为3.5mm,由于耳机插座因其组装位置、接触端的规范性,使其对耳机插座连接器的产品构性限制较多,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手机采用安卓系统和苹果系统,不同系统的手机采用耳机插座不同,现在耳机插座根据不同系统的手机采用不同耳机插座,特别是四段式耳机插头,通用性差;并且现有耳机插座与耳机插头连接容易接触不良,致使耳机与手机或电脑等电子类产品连接断开,耳机无法使用。
因此,需提供一种贴片式耳机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与耳机插座紧密接触、防松动的贴片式耳机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贴片式耳机插座,包括插座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插座本体上的连接金属片、塑胶顶块、和金属拔插弹片,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放置一耳机插头的内腔,所述内腔一端开口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金属片用于导电,所述连接金属片包括第一连接金属片、第二连接金属片、第三连接金属片、第四连接金属片、第五连接金属片和第六连接金属片,每个所述连接金属片均设置有引脚,所述引脚沿着所述插座本体两侧壁面底边伸出;所述塑胶顶块镶嵌在所述第六连接金属片上。
优选地,所述插座本体上设置有放置连接金属片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和第六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从所述插座本体的顶端面延伸至所述插座本体两侧的端面,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和所述第六凹槽开设在所述内腔的内腔壁面上。其中,所述第五凹槽与所述第六凹槽之间设置有连接金属弹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片一端与所述连接头抵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中,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片、所述第二连接金属片和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片分别裸露在所述插座本体的端面上和其内腔中;所述第四连接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四凹槽中,所述第五连接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五凹槽中,所述第六连接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第六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金属片和所述第二连接金属片为接地或者麦克风连接的连接片,所述第三连接金属片为右声道的连接片,所述第四连接金属片为左声道的连接片,所述第五连接金属片和所述第六连接金属片为耳机插头与该耳机插座连接接触开关的连接片。
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接金属片上设置有凸块。
优选地,所述内腔上设置有与所述耳机插头相匹配的空腔,所述内腔的形状优选为圆孔腔;所述内腔上设置于矩形槽,所述内腔上设置有台阶卡位。
优选地,所述金属拔插弹片设置在所述矩形槽中,所述金属拔插弹片上设置有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协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协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32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测试线束
- 下一篇:一种拉链式HDMI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