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72554.3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闫立成;郭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奇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7/00 | 分类号: | G01B17/00;G01B17/02;G01B11/02;G01B11/06;G01V1/00;G01V8/10;E04H6/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器 载车台 车体 车体检测系统 垂直循环车库 本实用新型 斜对角 超宽 车台 检测 自动检测方式 到位检测器 自动化控制 高度检测 检测系统 停车区域 传感器 车库 车尾 车头 停放 停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系统包括:载车台,所述载车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左侧超宽检测器和右侧超宽检测器,载车台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一车头超出检测器、车尾超出检测器以及车体到位检测器;其中,所述载车台的斜对角方向设有一车体检测器,所述车体检测器用于检测载车台停车区域是否有车停放。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其采用对射传感器对车体宽度,长度,停车到位以及高度检测,并且通过检测载车台的斜对角方向以确保车辆存在,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采用自动检测方式更加精准可靠,同时有助于对车库的自动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停车难、停车贵是阻碍城市发现的难题。垂直循环立体车库的出现,在兼顾停车、取车效率的同时,大大缓解了城市用地问题。而现有的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一般仅检测车头和车位的长度检测,这种检测不够准确,对于一些小型车或停车偏离的情况无法检测,造成系统运行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立体车库的车体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其包括:载车台,所述载车台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左侧超宽检测器和右侧超宽检测器,载车台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一车头超出检测器、车尾超出检测器以及车体到位检测器;其中,所述载车台的斜对角方向设有一车体检测器,所述车体检测器用于检测载车台停车区域是否有车停放。
其中,所述的载车台上方还设有一车体超高检测器。
其中,所述的载车台的车辆入口处还设有一对射传感器,所述对射传感器用于检测入口处是否存在障碍物,以确保运行安全。
其中,所述的左侧超宽检测器、右侧超宽检测器、车头超出检测器、车尾超出检测器、车体到位检测器和车体检测器均为超声波对射传感器。
一种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检测载车台长度方向两侧的车体是否宽度超出;
第二步、检测载车台宽度方向两侧的车体是否长度超出;
第三步、沿载车台斜对角方向进行车体检测,检测车体是否存在;
第四步、当所述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同时检测满足车体未超宽、超长、车体存在时,启动载车台升高,将车体送至预设停车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步与第四步之间还包括:检测载车台入口处是否存在障碍物的检测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其采用对射传感器对车体宽度,长度,停车到位以及高度检测,并且通过检测载车台的斜对角方向以确保车辆存在,该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采用自动检测方式更加精准可靠,同时有助于对车库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循环车库的车体检测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奇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奇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25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