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枪直流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2297.3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9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欧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国家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控制器 电机驱动模块 绝缘检测 整流模块 输出端 输入端 控制监测模块 本实用新型 直流充电桩 直流分流器 存储模块 散热风扇 通信模块 显示模块 充电桩 电能表 单枪 负极输出端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正极输出端 直流接触器 按键模块 自动充电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枪直流充电桩,包括:断路器、整流模块、直流接触器、散热风扇、绝缘检测模块、直流分流器、电能表和控制监测模块;控制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按键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电能表的输入端与直流分流器连接,输出端与微控制器连接;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散热风扇连接,通信模块、存储模块与显示模块与微控制器连接,绝缘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和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绝缘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充电桩的自动充电,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且提高了充电桩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枪直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上,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充电桩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充电桩的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通常是将电源线的一端集成为一个充电插头,该充电插头匹配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口,当需要对电动汽车充电时,将充电插头插入充电接口,再接通电源,从而实现对充电桩的充电。但上述充电桩需要人工观察电动汽车的充电指示灯,当充电指示灯指示充满时,用户手动将充电桩开关切断,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枪直流充电桩,其实现了充电桩的自动充电,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且提高了充电桩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枪直流充电桩,包括:断路器、整流模块、直流接触器、散热风扇、绝缘检测模块、直流分流器、电能表和控制监测模块;所述控制监测模块包括微控制器、按键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单枪直流充电桩的箱体内;所述断路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断路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A相线、B相线、C相线、中性线和零线上,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在A相线、B相线、C相线、中性线和零线上,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与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二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第一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作为充电桩的输出端,所述直流接触器的线圈的一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直流分流器连接在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的线路上,所述电能表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分流器连接,所述电能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按键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整流模块的正极输出端和整流模块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微控制器包括ARM控制器STM32F405RGT6。
进一步,所述整流模块的型号为A701J,所述整流模块还通过CAN总线与所述STM32F405RGT6的CAN通信接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通信模块为3G模块,所述3G模块的型号为R9660W,所述3G模块与所述STM32F405RGT6的串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显示模块的型号为ET-T800480-07013CT3P,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STM32F405RGT6的串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读卡器MT628,所述读卡器MT628与所述STM32F405RGT6的串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欧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欧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2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