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2263.4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飞;沈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和田电子智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Q9/00;H02G3/04;H02G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刘荣鑫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保护壳 汽车后排座椅 车身连接座 卡接机构 锁紧机构 温度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 安装效率 拆卸方便 干燥装置 散热装置 单片机 牢靠性 橡胶圈 卡接 线孔 组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包括车身连接座,所述车身连接座通过第一卡接机构卡接有Z字形线束保护壳,第一卡接机构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固定,所述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端部开设有线孔,线孔上设有橡胶圈,所述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散热装置、干燥装置、温度监控装置和开源单片机,本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通过第一卡接机构对车身连接座与Z字形线束保护壳进行组装,其安装拆卸方便,大大提高了该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安装效率,通过锁紧机构对第一卡接机构进行固定,保证Z字形线束保护壳与车身连接座之间连接的牢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 205440223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包括保护壳基体,保护壳基体俯视角度的正投影轮廓为“Z”字形,保护壳基体两个端口分别设置有一进、出线口,两个进、出线口通过二者之间的保护壳基体形成错层结构,靠上的进、出线口与保护壳基体的连接折角处制有两个固定点且在保护壳基体内的线束槽上设置有扎带限位结构,靠下的进、出线口与保护壳基体的连接折角处设置有扎带限位结构,靠下的进、出线口设置有一个固定点、一个扎带限位结构、侧出线口,其保护措施比较单一,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保护措施多样,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底部Z字形线束保护壳,包括车身连接座,所述车身连接座通过第一卡接机构卡接有Z字形线束保护壳,第一卡接机构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固定,所述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端部开设有线孔,线孔上设有橡胶圈,所述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散热装置、干燥装置、温度监控装置和开源单片机,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内部通过第二卡接机构卡接有线束卡箍,所述开源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外接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机构有四组,四组第一卡接机构两两对称分布在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横向位置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接机构包括定位件和紧固件,紧固件固定在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侧面,所述定位件固定在车身连接座的顶部,定位件与紧固件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孔和锁紧器,锁紧器安装在定位件的侧面,所述锁孔开设在紧固件上,锁紧器与锁孔插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散热板固定在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顶部,所述散热板的顶部均匀设有散热翅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和干燥器,湿度传感器和干燥器均安装在Z字形线束保护壳上,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开源单片机的输入端,开源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干燥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温度监控装置包括报警器和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在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内侧,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开源单片机的输入端,开源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报警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接机构有四组,四组第二卡接机构按照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走势均等分布在Z字形线束保护壳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接机构包括卡扣和卡槽,卡槽开设在Z字形线束保护壳上,所述卡扣固定在线束卡箍的端部,卡扣与卡槽扣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和田电子智控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和田电子智控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2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其管线支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内部线束约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