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1797.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4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秦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0 | 分类号: | A61B5/2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姚珍珍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容腔 推杆 伸缩杆 放射治疗 本实用新型 可伸缩支架 一端连接 支撑底座 点滴瓶 宫颈癌 固定环 集尿器 输液管 支护杆 注射器 流量计 注射 医疗器械领域 活塞运动 生理盐水 医疗效率 上支撑 有效地 上端 侧壁 握手 节约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便于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装置,包括可伸缩支架、注射器和集尿器,所述可伸缩支架包括支撑底座、伸缩杆,所述支撑底座支撑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连接支护杆,所述支护杆侧壁上连接至少为一个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支撑有点滴瓶,所述点滴瓶内存放有生理盐水,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集尿器上设有集尿刻度,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前端、容腔、活塞和推杆,所述注射前端一端连接输液管,另一端与容腔相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推杆的一端与活塞相连且其能够推动所述活塞在容腔内做活塞运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握手。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之一,肿瘤科宫颈癌患者在做放射治疗之前,如果让膀胱充盈起来,放疗时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膀胱和小肠。现在在临床上,有两种方法,一是让患者排空尿后喝500或1000ml水,一个小时后开始放疗,二是通过尿道导管排出尿液然后再注射进去500或1000ml水,可以不用等待直接放疗。第一种方法需要等待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时间,采用第二种方法时,由于每个人的膀胱容量大小不一,水注射量不好控制,常常会出现膀胱未充盈或水注射过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装置,包括可伸缩支架、注射器和集尿器,所述可伸缩支架包括支撑底座、伸缩杆,所述支撑底座支撑所述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连接支护杆,所述支护杆侧壁上连接至少为一个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支撑有点滴瓶,所述点滴瓶内存放有生理盐水,所述点滴瓶采用透明材料制造且其表面上设置有容积刻度,所述点滴瓶出口连接输液器,所述输液器与导尿管相连通,所述输液器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集尿器上设有集尿刻度,所述注射器包括注射前端、容腔、活塞和推杆,所述注射前端一端连接输液管,另一端与容腔相连接,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推杆的一端与活塞相连且其能够推动所述活塞在容腔内做活塞运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握手,所述容腔采用透明材料制造且其表面上设置有容腔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容腔容积为500~1000ml。
作为优选,所述点滴瓶容量为500~1000ml。
作为优选,所述输液器包括主液管、第一分液管和第二分液管,所述主液管、第一分液管和第二分液管分别连通,所述主液管、第一分液管和第二分液管上分别设置有主阀门、第一分液阀门和第二分液阀门,所述第一分液管与导尿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分液管与集尿器相连通,所述流量计设置在所述主液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流量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旋涡发生体、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导流体,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均与流量计算仪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涡发生体安装于壳体的上端,所述导流体安装于壳体的下端。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水柱法对不同患者的膀胱容积进行一个简易的测试,能够获取到膀胱容量,记录该数值,在后续的放射治疗过程中,可直接在患者排空尿液后采用注射器往膀胱内注射清水或生理盐水至膀胱充盈,无需患者自行喝水等待膀胱充盈,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同时避免了在往膀胱注射水的过程中出现膀胱未充盈或水注射过量的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17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驾驶员疲劳状态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