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诱鱼打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71060.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3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喻世刚;王钢;廖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件 打窝装置 导气管 气体泵 诱鱼 本实用新型 打窝 扩散 钓鱼设备 输送空气 雾化饵料 多孔状 发散 溢出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诱鱼打窝装置,属于钓鱼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诱鱼打窝装置,包括:呈多孔状的食篓、多孔件、导气管以及气体泵;多孔件置于食篓内;导气管的一端穿过食篓与多孔件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气体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气体泵对食篓中输送空气,并通过多孔件向外扩散,使置于食篓中的雾化饵料加快发散,并快速通过食篓上的孔向钓点四周扩散,缩短打窝时间。气体从多孔件溢出并形成气泡,可以指示打窝地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鱼打窝装置。
背景技术
钓鱼时为了增加钓获量,人们在垂钓时通常都要打窝,目的是把鱼儿诱集到钓点并长时间聚集以便垂钓。打窝的一种常用做法是把雾化饵料装入一个网袋或饵笼,再系上一细绳用手抛入钓点,雾化饵料在水中慢慢散开,但是雾化饵料在水中自动雾化速度较慢,打窝时间较长,并且饵料散布的范围较小,打窝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诱鱼打窝装置,以解决现有打窝时间较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诱鱼打窝装置,包括:呈多孔状的食篓、多孔件、导气管以及气体泵;多孔件固定于食篓内;导气管的一端与多孔件连接,导气管的另一端与气体泵连接。
气体泵将气体输送到多孔件中,再从多孔件向外扩散,气流冲散雾化饵料,使置于食篓中的雾化饵料加快发散,缩短了雾化饵料的雾化时间,由此缩短了打窝时间。气体使水流动,将雾化的饵料扩散到钓点附近的空间中,打窝范围扩大,提高打窝效果。此外,气体从多孔件溢出并形成气泡,还可以指示打窝地点。
进一步地,上述多孔件包括空心部以及与空心部连接的实心部,空心部固定在食篓中并且通过旋转接头与导气管连接,空心部的中腔与导气管连通,空心部的侧壁设有多个贯穿空心部侧壁的排气孔。
气体从导气管进入多孔件,从多孔件的实心部向外渗透,加快雾化饵料雾化的速度,缩短打窝时间;气体从空心部的排气孔向外喷出,加快水流速度,扩大饵料在水中的分散范围。
进一步地,上述排气孔均沿同一个方向偏置并且偏置角度相同。
排气孔均沿同一个方向偏置,气体从排气孔喷出后,共同推动多孔件做旋转运动,进而推动食篓做旋转运动,加快雾化饵料雾化的速度并且扩大饵料在水中的分散范围。
进一步地,上述多孔件为气泡石。
进一步地,上述食篓包括食篓本体以及通过可拆卸连接与食篓本体连接的食篓盖,食篓本体的中腔与食篓盖的中腔通过隔板隔开,空心部置于食篓盖中并且与食篓盖连接,实心部置于食篓本体中。
雾化饵料放置在食篓本体中,气体从实心部的小孔喷出,加快饵料雾发散,并且雾化饵料不会直接被较大的排气孔中的气体冲散,从而发散后的饵料体积较大,会直接沉底,不能起到扩大打窝范围的作用。
进一步地,上述导气管的中部设有止逆阀。
本实用新型的止逆阀能够防止导管中的水倒流进入气体泵,由此损坏气体泵。
进一步地,上述导气管的中部设有浮漂。
本实用新型的浮漂可以在导气管上滑动,用以调节打窝的深度。
进一步地,上述气体泵为充电式氧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式氧气泵可以为钓点提供冲充足溶解氧,诱使鱼通过氧气浓度进入打钓点并聚集在打钓点,从而缩短打窝时间。
进一步地,上述食篓包括食篓本体和食篓盖,食篓本体和食篓盖通过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食篓本体和食篓盖通过卡扣连接,能够快速进行饵料装填工作,快速对钓点进行多次打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71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浮力钓鱼窝料投送器
- 下一篇:一种路亚饵假饵用收纳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