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内管冷凝热水锅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67911.7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5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王德伟;赵瑞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博墨热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0;F24H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范国锋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器 锅壳 炉胆 内管 空气预热器 热水锅炉 外界空气 冷凝 烟管 烟箱 锅炉 本实用新型 冷却烟气 内部设置 设备整体 温度降低 烟气冷凝 热效率 管外壁 冷凝点 受热面 风机 换热 减小 针翅 接管 释放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内管冷凝热水锅炉,该锅炉包括位于顶部的燃烧器和燃烧器下方的锅壳,在锅壳内部设置有炉胆,燃烧器和炉胆之间通过燃烧器接管相连;在所述锅壳下方设置有烟箱;所述炉胆与烟箱之间通过烟管相连;在所述烟箱内设置有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一端与风机相连,另一端与燃烧器相连,从而利用外界空气进一步冷却烟气,使其温度降低至冷凝点以下,而且能够通过该外界空气吸收利用烟气冷凝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提高设备整体的热效率,在烟管中布置内管,在内管外壁上设置针翅,既增大了受热面,强化了换热,又减小了锅炉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燃烧天然气的热水采暖系统中立式内管冷凝热水锅炉。
背景技术
烧油、气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其根据所燃烧天然气成分的不同体积含量大约12-19,锅炉烟气中水蒸气的露点温度在55-60℃之间,只有受热面壁温低于此温度时才会产生大量冷凝,冷凝锅炉就是利用高效的冷凝受热面来吸收高温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气凝结所释放的潜热,以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目的。冷凝锅炉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是锅炉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标准GB/T 3166-2004《热水锅炉参数系列》里,热水锅炉的额定出水/进水温度分别为95/70℃,如按上述参数运行,烟气温度必然高于70℃,高于烟气中水蒸气的露点温度,不可能发生冷凝,只有当进水温度低于60℃时才能发生冷凝,常规锅壳式锅炉因为没有空气预热器等低温受热面,无法实现真正的深度冷凝。
目前,小容量燃油燃气锅炉多为锅壳式锅炉。在锅壳式锅炉的设计过程中,为充分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在炉胆之后,增设回燃室和烟管,烟管多采用光管或螺纹管,其换热能力有限,不得不通过增加烟气流程、烟管管程长度和烟管根数来及提高烟气速度来达到降低排烟温度的目的,通常采用两回程烟管和三回程烟管布置方式。炉胆、回燃室以及烟管全部集中布置于锅筒内部,增大了锅壳直径,锅炉钢材耗量和制造难度大大增加。另外,为强化换热,通常采用较高的烟气速度,由于采用多回程布置,转弯太多,这些都增加了烟气阻力。增加了运行费用。
为克服上述缺点,有些锅壳式锅炉采用了由炉胆、回燃室、螺纹烟管组成的两回程锅炉,但是为了减小锅炉纵向长度增加了水管节能器和冷凝器,并放在锅炉本体之上,锅炉高度大为增加,为便于运输,节能器、冷凝器、连接锅炉本体的烟道在工厂内不安装,运到用户处后再吊装,增加了工作量。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立式冷凝热水锅炉做了深入研究,希望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立式内管冷凝热水锅炉。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立式内管冷凝热水锅炉,该锅炉包括位于顶部的燃烧器和燃烧器下方的锅壳,在锅壳内部设置有炉胆,燃烧器和炉胆之间通过燃烧器接管相连;在所述锅壳下方设置有烟箱;所述炉胆与烟箱之间通过烟管相连;在所述烟箱内设置有空气预热器,所述空气预热器一端与风机相连,另一端与燃烧器相连,从而利用外界空气进一步冷却烟气,使其温度降低至冷凝点以下,而且能够通过该外界空气吸收利用烟气冷凝过程中释放的热量,提高设备整体的热效率,从而完成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一种立式内管冷凝热水锅炉,该锅炉包括位于顶部的燃烧器1和燃烧器1下方的锅壳6,
在锅壳6内部设置有炉胆5,
燃烧器1和炉胆5之间通过燃烧器接管2相连;
所述炉胆与锅壳6下部的烟箱11之间通过烟管7相连;
在所述烟管7内部设置有内管8,在所述内管8的外壁上设置有针翅,内管8顶端与烟管7侧壁通过开孔连接,内管8底端与烟管7侧壁通过开孔连接,由此烟管7和内管8之间形成夹套空间,烟气流经该夹套空间,待加热水介质流经内管8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博墨热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墨热能产品有限公司;北京博墨热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79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